“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清明节时人们通过摆供献花、焚香叩拜、烧纸添土等方式,扫墓祭祖、缅怀故人、寄托哀思。

可你知道吗?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还有一些老辈人传下来的讲究,清明节到了,老辈人提醒不论多忙,也要牢记:1坟不上,2物不烧,3酒不喝!都是指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1坟不上
老辈人总说“一代不祭三代坟”,这话听起来有点拗口,但仔细一琢磨,还挺有道理。意思就是,以自己为一代,能去祭拜父母辈、爷爷奶奶辈以及曾祖父母辈的坟,再往上就不建议了。

为啥这么说呢?大概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方面,曾祖父母上一代的坟,往往和自家父母辈的坟不在一处,不常去的话,很容易迷路,要是上错了坟,那可就太尴尬了。
另一方面,从情感上来说,三代以内的亲人,我们从小到大耳濡目染,感情深得很。可往上数几代,有些人连名字都记不清了,再去祭拜,总觉得少了点真挚的情感。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在南方一些地方,家族观念特别强,祭祀是家族集体活动,大家一起上坟,既传承了家族文化,又增强了凝聚力。所以,到底去不去,还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味死板。

2物不烧
1、不烧衣物
有些老人认为,逝者在那边受“倒悬”之苦,并且,会比较冷。于是,他们就想烧点衣物,让逝去的亲人在那边不那么冷。
但我们在上坟扫墓时不要烧真实衣物,并且烧衣物御寒也没有科学依据。再说,烧衣物容易引发火灾,得不偿失。

2、不烧二纸
在民间有“上坟不烧二纸”的说法,这里说的“二纸”不是指两种类型的纸,而是指一家人不要分开祭拜,比如你烧你的,我烧我的。
按理说,一家人都会在这一天一同去上坟扫墓,如果各去各的,显得这家人有点不和睦。

3酒不碰
1、不碰冰酒
清明时节,天气乍暖还寒,如果这个时候喝冰酒,很容易伤脾胃。老辈人讲究“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清明祭祖,回来千万不可贪凉可冰过的白酒,避免引起身体不适。

2、不喝混酒
清明节大家聚在一起,免不了要喝点酒。不过,可千万不能混着喝!白酒、啤酒、红酒一起上,身体可受不了。
因为不同酒的酿造工艺和成分各不相同,混着喝会让酒精吸收得更快,很容易醉,还特别伤肝伤胃。
要是喝多了,第二天肯定头疼得厉害,整个人都没精打采。为了咱们的身体健康,喝酒的时候就选一种,别贪多,也别乱混。

3、不喝酒精勾兑酒
虽然市场上的酒精勾兑酒相对来说价格更低,但这类酒说白了,就是香精、酒精加一些粮食和水勾兑而成的,喝起来口感差不说,还容易上头口干,严重的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当然,除了以上注意这些,选酒也要千万注意。因为现在市场的的白酒鱼龙混杂,五花八门,一不小心就会选错。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纯粮酒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就拿我日常喝的这款南池翠N9来说吧。

这酒产自千年美酒窝,四川邛崃,那里的水质清甜,酿酒的原料都是当地精选的高粱、小麦等五种优质谷物,没有任何添加剂。

酒厂有30几年的历史,酿酒工艺传承了几代人,用的还是传统的固态发酵法,酿出来的酒醇厚绵甜。喝起来口感醇厚,入口绵柔,落喉净爽。关键一瓶不过百来块钱,但品质却不比三四百的名酒差。
清明节,是缅怀先辈的日子,也是传承文化的日子。遵循老辈人的传统,尊重习俗,才能让这个节日更有意义。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个清明节,用心祭祖,用情传承,让传统文化在我们手中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