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大学毕业前途尽毁,原因竟是陕西农民不让碰电脑

星河慰人心 2025-02-26 09:12:04

儿子买电脑的请求被拒绝

韩胜利对父亲韩培印说:“爸爸,我想买个电脑,同学们都有,学习要用!

”韩培印根本不相信电脑会对学习有帮助,他觉得电脑就是用来打游戏的。

他板着脸说:“孩儿呀,买啥电脑,你是不是想学坏打游戏?

你别跟同学比,好好学习,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把债还了,我就指望你了!

这样的对话在家里并不罕见。

韩培印是一位陕西的农民,儿子韩胜利是全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韩培印为此非常骄傲,他相信只要儿子好好读书,将来毕业后一定能找个好工作,全家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因此,他对儿子的任何与学习无关的要求都格外敏感,即使是买一个他不了解但却可能在学习中起重要作用的电脑。

毕业后找工作的挫折

2006年,韩胜利大学毕业了,韩培印高兴坏了,他一心盼望的好日子终于要来了。

他对周围的邻居们讲,胜利是大学生,村里少有的,找个好工作,买房子,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不成问题。

可是,当韩胜利第一次去人才市场找工作时,他才发现事情没有父亲想的那么简单。

人才市场上,不少人自信满满地推销自己,而他拿着简历在人群中徘徊,连开口的勇气都没有。

难得鼓起勇气走上前去,一位HR问他:“你有什么特长?

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韩胜利开始回答得磕磕绊绊,连句整话都说不出来。

结果显而易见,他被拒绝了。

再去了一家,面试官看了他的简历觉得履历相符,但是当问到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问题时,韩胜利一窍不通。

这些问题对于一个通信工程的毕业生来说,都是最基本的操作。

面试官摇摇头,将简历递还给了他。

考上大学后的艰辛家庭

记得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年,韩培印高兴得像个孩子,到处宣扬。

可喜悦过后,接踵而至的是学费的烦恼。

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大概要八九千元,家里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韩培印东拼西凑,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卖了个干净,仍不够。

韩胜利看着父母为自己的学费发愁,想要放弃上学,在外打工赚钱。

韩培印一听便生气了:“怎么能不上呢?

上了大学,毕业了就是高工资的好工作,全家都能跟着享福!

为了能让韩胜利上学,韩培印厚着脸皮一户户地借钱,信誓旦旦地说:“放心,等我儿子毕业了找个好工作,一定能还上。

”村里的人信任他,纷纷伸出援手。

自卑与内向的大学经历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韩培印在胜利学校附近找了搬砖的工作,兼职挣钱,供儿子读书。

韩胜利心疼父亲的辛劳,也想找兼职补贴家用,但每次父亲都会坚决反对:“你别想着打工,只有好好学习才是正道。

父亲每月给韩胜利二百块的生活费,这钱要涵盖吃饭、买资料和其他开销。

韩胜利为了省钱,每天吃最便宜的饭,空闲时捡塑料瓶子卖。

同学们越来越少跟他接触,他也开始自卑,变得格外内向。

其实,一开始同学们都很热心地与他交朋友,邀请他参加社团活动。

但这些都被韩培印视为不务正业,坚决阻止。

久而久之,韩胜利与同学的距离越来越远,校园生活日趋孤独。

韩胜利报的是通信工程专业,这个专业离不开电脑。

可是父亲坚决拒绝儿子买电脑的请求,总认为电脑和打游戏挂钩。

结果韩胜利只能在上机课时勉强接触电脑,平时只能从书上学习深奥的理论,实践操作一无所知。

结尾:对教育的再思考

毕业找到工作,按理说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可韩胜利几次碰壁后只能找铺设电缆的苦力活,一个月挣着微薄的工资。

韩培印曾经满怀希望地供儿上大学,最后发现连没念过书的女儿挣得都比儿子多。

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

韩培印是从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出发,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读书就能改变命运,却忽视了时代变迁和现实需求。

他一手把儿子培养成了一个缺乏实际技能和社交能力的“文化的穷人”。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教育不仅是读书,更需要与现实生活接轨,可以用掌握的知识适应社会,而不是象牙塔里的孤僻者。

面对未知,应该敞开胸怀去理解和接受新的事物,而不是盲目排斥。

对子女的教育更需要因时制宜,不能一味地套用老经验,应该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

在现代社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更新,家长不仅要用心陪伴,还要随着时代调整教育的方法。

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够正确看待教育的多样性,不让韩胜利的故事再重演。

0 阅读:1

星河慰人心

简介:每个爱情故事,都值得被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