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初期,德军有海陆两大战术法宝,一是陆军大将古德里安的闪电战,另一个就是有着狼头之称的海军元帅邓尼茨创立的狼群战术。本期,我们就来讲讲二战时期德军的潜艇战,也就是大名鼎鼎的U型潜艇。U型潜艇中的U并不是它的型号,而是优质潜艇的德语首字母。德军早在一战时期就开始了潜艇战,最早的U-1潜艇装备的武器仅为一具鱼雷发射管。
一战期间,德国有29艘U型潜艇参战,但战绩惨不忍睹,甚至有一艘潜艇被泰坦尼克号的姊妹油轮撞沉。另外,当时的国际惯例使潜艇在发现非战舰目标时不能马上攻击,而是要先登船确认,在协助对方船员逃离,最后才能像一艘没有人的船开火。一战后,德国在武器研发上受到了诸多限制,被禁止发展潜艇。但德国人注意到了潜艇在未来战争中的潜力,一直秘密研究潜艇技术,到了二战前夕,德国的U型潜艇不管是吨位还是搭载武器上都已经获得了很大进步,这让其他国家惊了一身冷汗。
但因为英法两国的绥靖政策,德国的行为并没有遭到制止。这就让海军元帅邓尼茨有机会把潜艇战术玩到极致。他受到狼群捕猎的启发,狼群能够捕杀体型比它大的动物,在捕猎时采取多路追击的方法,当猎物在奔跑中遇到障碍物转弯的时候,两侧的狼正好包抄上来,即使猎物奔跑速度很快,也很难逃离追捕。邓尼茨狼群战术的实质是集中派出弱小潜艇来摧毁敌方重型舰艇,并有一艘狼头舰来指挥群狼统一行动。
整个战争期间,德国一共造了1000多艘游艇,这些游行潜艇一共击沉近3000艘船只,同时自己也有807艘被击沉。狼群战术具体方法是,行动中要派出数艘潜艇在海上游猎,一艘狼头舰来指挥群狼的统一行动。负责侦查的潜艇发现目标后马上下潜跟踪,并通知队伍里的其他潜艇。狼群一般都在夜间攻击,狼群中各艘潜艇从对方护卫舰队的间隙或侧翼隐蔽的穿过去,躲过其火力打击屏障,向目标靠近。
白天个潜艇在四面八方占领有利攻击阵位,隐蔽在水下,夜间突然伸出水面,同时向目标发射鱼雷。由于多艘潜艇同时对同一目标发动攻击,这样大大提高鱼雷命中率,狼群战术也因此而得名。这种战术寄希望于切断敌人的海上通道,逼迫物资匮乏的英国投降,还能给封锁国带来巨大的心理恐惧,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对如此巨大的威胁,盟军方面又做了哪些应对措施呢?
仅在1942年,U型潜艇就击沉盟军商船1160艘,记600多万吨,而自己只损失87艘,战损率不到7%。最高攻击记录是在两天内集成盟国38艘商船。英国的海上运输线几乎被切断,盟军被这些U型潜艇折磨的苦不堪言。丘吉尔就曾提到,邓尼茨的狼群是唯一使我感到害怕的部队。为了对付U型潜艇,盟军想出来许多办法,一是提高侦测技术。
盟军发明了能够安装在小型战舰和飞机上的雷达,可以探测到海面上的U型潜艇、和潜艇之间的交流信号。另外啊,发明了声纳浮标,使用时由飞机空投到指定海域探测潜艇行踪,再由反潜飞机接收信号。二是采取护航措施。盟军在北大西洋部署了一支相当可观的海军,为来往的运输舰提供护航。
此外,因为美国的加入,开足马力生产军需物品,让盟军的生产大过于消耗。三是研发的反潜武器。盟军专门改进对付U型潜艇的反潜武器,最典型的就是深水炸弹,探测到潜艇后,把炸弹从船尾扔下去,炸弹里装有定深引信,在下沉到一定深度后引爆。另外还有一种航空鱼雷,根据潜艇发动机的噪音自动追踪目标。如此几招下去,U型潜艇的狼群战术威力大不如前了。
1943年全年,德国狼群击沉商船的吨位仅为200多万吨,自己却损失了245艘潜艇。德国潜艇再也不能对盟军构成威胁,这也宣告了狼群战术的彻底失败。邓尼茨只能下令,让孩子们回来吧,我们已经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