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年的分享健康、妙想生活,再到萌家电、年轻喜欢的小家电,可以看到小熊电器品牌定位变化的背后,是企业从发展之初的迷茫开始走向成熟,但是“年轻人真的喜欢小熊电器吗”?
荀玉||撰稿
在确定“萌电器”这一创意小家电的品牌定位没有几年,在营收业绩和股价双双低迷通道中的小熊电器,就迫不及待地推动品牌定位的再次更迭,推出了“年轻人喜欢的小家电”,同时还确立了“创新多元、精致时尚、小巧好用、轻松可及”的产品战略布局。
不过,让很多家电业内人士不解的是,多年前很多家电企业都推出了“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年轻人的第一台空调”等定位,小熊电器如今还要兜个大圈子,定位为“年轻人喜欢的小家电”,这不只是让看不懂,更重要的是还存在企业虚假宣传的嫌疑。
毕竟,小熊电器真的是“年轻人喜欢的小家电”吗,没有数据支撑,也没有市场支撑,完全就是一种主观判断?拿这种带有误导性和指向性的广告语,作为企业的品牌定位,这让智家电看来,这多少有点让人感觉“小熊电器耍小聪明”玩了一招偷梁换柱。
对于这次品牌定位的更迭,小熊电器董事长李一峰表示,年轻、创造是小熊的未来,小熊骨子里就是一个创意的品牌,每一次品牌升级都源于创造力。无论公司处于什么阶段,年轻人都是我们必须去触达和服务的群体。
李一峰的这句话并没有错。但是却忽视了一点,小熊电器的确是面向年轻人的,跟小米当年的手机、电视等业务相似,都是没有太多钱又追求不一样的年轻人。所以,小熊的小家电产品最大特点,当然不是年轻,而是价格足够便宜,设计也比较追求萌趣。
如今的年轻人,对于小家电的需求不止于满足基本的功能,产品的时尚感、技术的仪式感、稳定品质带来的社交属性,品牌理念,以及最终传递出来的情感温度和生活态度等等。这些绝对不是小熊电器以自己的平台和资源能实现的。毕竟,小熊电器发展时间太短了,而且攀登上疫情后的小家电热潮,一下子火了,却忽视了最基本上的品质保障、技术创新,更多还是市场营销炒作和投机。
2021年,小熊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36.06亿元,同比下降1.46%;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同比下降33.81%;扣非净利润2.58亿元,同比下降34.84%;面对量利双跌,小熊电器在2022年开始了一轮自救,核心就是创新驱动、产品精品化、用户直达、全球化市场、数字化运营、组织年轻化。
从2006年的品牌定位为“分享健康未来”,2012年为“妙想生活”,2018年为“萌家电”,2022年为“年轻人喜欢的小家电”。可以看到,小熊电器从一开始的定位模糊,到上市后的精准,如今又回归平淡,终于走上了一条“年轻人喜欢小家电”的平凡路。
关注智家电(ijiadian):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家电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