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神舟十九号乘组进驻中国空间站已经超过150天。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身心状态良好,各项空间科学实验和试验任务进展顺利。按计划,乘组将于五一前后返回地球家园。
在神舟十九号任务执行期间,中国航天员最被人牢记的,就是创造的太空行走新纪录了!去年的12月17日,神舟十九号乘组在第一次太空行走中,完成了一次长达9小时的"太空漫步"(出舱活动),再次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时长纪录。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次出舱的宋令东成为了中国首位"90后"出舱航天员!而就在地面,神舟二十号飞船早已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接棒。那么问题来了:曾两度飞天的航天员陈冬最近有了新动态,他会不会成为神舟二十号的"太空队长"呢?
神十九乘组:年轻力量闪耀太空。
神舟十九号的三次出舱活动可谓亮点满满:蔡旭哲作为指令长在神舟十九号任务之中,3次漫步太空,这是他继神舟十四号任务后第四次出舱。宋令东成为首位三次出舱的"90后"航天员,展现了中国航天新生代的力量。王浩泽虽然没有出舱,但作为中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同样创造了历史。
在第一次出舱的长达9小时的舱外作业中,以及之后的两次太空行走中,航天员们完成了空间站"防护盾"(空间碎片防护装置)的安装和舱外设备巡检等重要任务。这已经是最近5次任务中,航天员们第5次为空间站加装防护装置了。
太空并不太平:小碎片大威胁。
看到航天员频繁安装防护装置,可能有小伙伴会问:我们的空间站是不是太"脆弱"了?其实不然!
在太空环境中,即使是一颗米粒大小的碎片,以每秒7到8公里的速度撞击,都可能造成严重破坏。国际空间站就经常遭遇类似问题:俄罗斯联盟MS-22飞船曾被击穿,导致冷却剂泄漏。
中国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也曾被微小颗粒撞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不断强化空间站的"防护盾"。就像给汽车加装防撞梁一样,多一层保护就多一分安全!
神二十待命:中国航天的"双保险"。
虽然神舟二十号预计明年4月底才发射,但它早已进入"待命状态"。这体现了中国航天独特的"发一备一"策略:当一组航天员在太空时,地面始终备有另一艘飞船随时待命。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备用飞船可立即发射救援。若一切正常,备用飞船就转为下次任务使用。
这种"双保险"机制,让我们的航天员永远都有回家的"备胎",比国际空间站更加安全可靠!
陈冬会再出征吗?
随着神舟二十号任务临近,指令长人选成为热议话题。最近,航天员陈冬入选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让网友们纷纷猜测:这位老将会不会再次挂帅?
陈冬的航天履历可谓耀眼:2016年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2022年担任神舟十四号指令长,具有丰富的在轨经验和领导能力。不过最终人选还要等官方公布。毕竟航天员的选拔要考虑身体状况、训练表现等多重因素。但无论如何,能飞向太空的都是我们的航天英雄!
结语:向星辰大海继续进发。
从神舟五号到现在的神舟二十号,中国航天人用一个个奇迹,在太空中书写着属于中国人的传奇。无论是刷新纪录的年轻航天员,还是可能再次出征的老将,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动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你觉得神舟二十号指令长会是谁?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