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说去派出所办个事,却在数小时后收到母亲病危电话,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母亲身上出现了许多不规则的淤青?为什么派出所的录像和执法记录仪默契的失灵了?

这件事要从五月份中旬的一通电话说起,有一位民警找到赵友香的邻居,让她回家之后尽快到派出所一趟。
老实本分的赵友香从外地回家后,很快就去了当地派出所配合调查,但是因为负责她事件的民警不在,她只能无功而返。
可是女儿邓洁却发现,网上正在追捕自己的母亲。

为了尽快解决和搞明白这件事,赵友香6月12日第二次去了派出所,还是和上次一样的答复,没有见到负责人,又一次让赵友香回家等待通知,但是另一边邻居却告诉她,警察又去周边询问她有没有对外租房的情况了。
两拨人迟迟碰不到面,派出所的警方让赵友香先回去,另一拨民警却在寻找赵友香。
直到6月14日,派出所的电话终于打到了赵友香的手机上。
这时候是早晨九点,赵友香将事情告诉了女儿,两次去派出所都没有见到负责人,让她心里紧张的情绪到达了顶点。
邓洁安慰母亲,自己已经找了律师,既然母亲确信没有做不该做的事,那就去把事情说清楚就可以了。
赵友香走之前确定的和女儿说:没有做的事我是不会认的,我没有做违法犯罪的事。

母亲的笃定,让邓洁安心的在家等待着母亲,这一天是赵友香的生日,家里人已经准备好给她庆生了。
十点将母亲送到派出所门口,亲眼看着她走进去,下午四点零六分接到派出所的电话:快去县医院,你母亲快不行了,正在抢救中。
来不及多想的邓洁连忙赶到医院,到医院的时候医生还在进行抢救,可是母亲的身体已经变得冰凉了。

这场抢救已经于事无补了,拿着病危通知单的邓洁就看着一拨人将母亲的遗体送到殡仪馆,邓洁如梦初醒的想再看母亲一眼,可是始终没能见到。
直到法医例行公事的检查遗体的时候,邓洁才看到了母亲,令她心惊的是母亲身上多了许多的淤青和伤痕,舌面、臀部都有受伤的痕迹,她确信这是进派出所之前没有的,现在天气这么热,母亲如果身上有淤青和伤痕肯定遮不住。

莫名的淤青还有母亲突然的离世,就算是不懂法律的人也明白其中有问题,邓洁要求查看派出所监控录像。

身为办案机关,每个角落都安装着监控,360度无死角,办案人员身上也会带着执法记录仪,但是派出所给邓洁的答复却是:没有同步录音录像,也没有执法记录仪的影像资料。
邓洁又打电话给当地的检察院和政法委,对方含含糊糊的没有给出任何有效答复,赵友香在派出所的数个小时发生了什么,成为了一个无解之谜。

邓洁意识到普通人的力量太过弱小,6月19日她带着聘请的律师直接去了信访办,经过重重阻挠,邓洁终于等到了一段两分钟的视频。
视频的内容非常简单,10点赵友香进入派出所,没几分钟后被带去去中医院做检查,11点15返回派出所二楼,3点多有医护人员上到二楼,之后又陆续上楼两个医护人员,再之后就是有人抬着赵友香下楼的画面了。
一段两分钟的视频就这样戛然而止,里面发生了什么还是一无所知,但是邓洁更加的肯定自己的母亲死亡不简单。

因为她看到母亲在昏迷之后,医护人员还在外面窃窃私语说着什么,之后才让人把她母亲抬出来,并且母亲的嘴角还有干褐色的色块,看上去像是血迹,跟在后面有一个女警,左手拿着黑色的物体,邓洁觉得那就是执法记录仪,但是检察长却说是手机。
诸多的疑点让邓洁确信自己母亲的死亡有问题,她将事情的经过和细节都发布到了网上,公众对于公信力的质疑一下到达了一个顶点。

在重压之下,6月20日凌晨,名为“平安慈利”的官方账号发布了情况通报,通报中有两个细节,通报中提到赵友香是去投案自首的,邓洁对于这个说法坚决反对,她母亲去派出所只是为了说清楚误会,不是投案自首。
在她家里还有一本母亲的日记,记录着她母亲每天和谁说话,办了什么事等等详细记录,在日记本中并没有发现母亲有容留她人的记录。

“平安慈利”的通告中写着:在等候讯问期间上厕所途中突然倒地,医院诊断为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源性猝死。
但是在慈利县中医医院的病历记录上却写着:在接受审讯15分钟后出现胸闷、心慌、神志不清等情况。
所以赵友香到底是上厕所途中发生的问题,还是审讯期间?医院的这份发病情况肯定是跟随的民警告知的,为什么民警内部出现了两种说法?
对于两种说法,邓洁都不认可,她母亲是做养生行业的,平时注重身体的检查,9个月前做手术的时候做了一次全身检查,并没有任何心脏方面的问题。
这下三方的说法都开始对不上号了。

看完全部的过程,有几个疑问想要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为什么赵友香两次去派出所,都没有见到负责的人员,主动到派出所配合却被网上追捕,办案程序是不是太过混乱?
为什么办案机关录像和执法记录仪可以统一失灵,这是不是内部的重大过失?赵友香究竟是怎么去世的,为什么办案人员内部出现了两种说法?
赵友香的死因关系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还是成千上万的人对于公职人员的公信力,我们还能不能信任办案机关?
不论中间发生了什么,遮掩只会让事情走向更糟糕的情况,趁早的将具体情况清楚、真实的公布出来,才是获得民众信任的唯一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