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时节的饮食

人活百年不是梦 2025-01-21 18:34:40

大寒时节的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原则。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另外,由于大寒适逢春节,一般家庭都会准备丰富的过年应节食物,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同时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淮山、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湿粥等进行调理。

另一方面,大寒时节仍然是冬令进补的好时机,重点应放在固护脾肾,调养肝血上,进补的方法有二:一是食补,二是药补。“药补不如食补”,应以食补为主。偏于阳虚的人食补以温热食物为宜,如羊肉、鸡肉等;偏于阴虚者以滋阴食物为宜,如鸭肉、鹅肉、鳖、龟、木耳等。药补要结合自己的体质和病状选择服用,如体质虚弱、气虚之人可服人参汤;阴虚者可服六味地黄丸等。能饮酒的人也可以结合药酒进补,常见的有十全大补酒、枸杞酒、虫草补酒等。

下面介绍的菜谱,都是既滋补,又不燥热的食物,而且原料简单,制作过程简单,可供选用。

白胡椒煲猪肚汤

【原料】白胡椒、猪肚、味精、盐、白芝麻和酱油。

【做法】1、把猪肚反复用水冲洗净;2、把白胡椒打碎,放入猪肚内,并留少许水分;3、把猪肚头尾用线扎紧,慢火煲1个小时以上(至猪肚酥软),加盐调味即可。另外,汤煲好后的猪肚酥烂滑软,切条装盘,再撒上白芝麻和鲜酱油,是一道非常不错的冷盘。

【功效】温中益胃。可以用于治疗胃寒、心腹冷痛。这道汤煲成以后呈现牛奶般的乳白色,不仅浓厚暖心具有不一般的饮食药疗效果,而且还非常美味,可以作为冬天的一道家常菜。

羊肉炖白萝卜

【原料】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5、6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炒双菇

【原料】水发香菇、鲜蘑菇等量,植物油、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盐、黄酒、姜末、鲜汤、麻油适量。

【做法】1、香菇、鲜蘑洗净切片;2、炒锅烧热入油,下双菇煸炒后,放姜、酱油、糖、黄酒继续煸炒,使之入味,加入水烧滚;3、放味精、盐,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装盘即可。

【功效】补益肠胃,化痰散寒。这道菜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

小白萝卜泡菜

【原料】白萝卜、葱、蒜末、辣椒酱、水、盐、糖。

【做法】1、将小白萝卜(带叶茎部分)及葱洗净,彻底沥干水后,用盐水腌约1~2天备用;2、将蒜末和辣椒酱搅拌均匀;3、将腌好的白萝卜洗去盐分后沥干,并加入做法2的材料一起搅拌均匀,放在干净无水的容器中,再把调味料倒入即可;4、容器加盖密封,放在冰箱冷藏约3~5天待其入味即可,约可保存1~2周。

【功效】理气开胃。

【说明】白萝卜维生素含量丰富,其维生素A的含量是同量绿菜花的三倍以上;钙的含量是菠菜的四倍,而且是不错的开胃小菜。

姜羊肉汤

【原料】当归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

【做法】当归、生姜清水洗净顺切大片备用,羊肉剔去筋膜,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晾凉备用。砂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下入锅内,再下当归和姜片,大火烧沸后,打去浮沫,改用文火炖1.5小时至羊肉熟烂为止。取出当归、姜片,喝汤食肉。

【功效】温中,补血,散寒。

红杞田七鸡

【原料】枸杞子15克,三七10克,母鸡1只,姜20克,葱30克,绍酒30克,胡椒、味精适量。

【做法】活鸡宰杀后处理干净,枸杞子洗净,三七4克研末,6克润软切片,生姜切大片,葱切段备用。鸡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淋干水分,然后把枸杞子、三七片、姜片、葱段塞入鸡腹内,把鸡放入气锅内,注入少量清汤,下胡椒粉、绍酒;再把三七粉撒在鸡脯上,盖好锅盖,沸水旺火上笼蒸2小时左右,出锅时加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补虚益血。(其性温和,老年人及久病体虚,月经、产后血虚者均可食用。

糖醋胡萝卜丝

【原料】胡萝卜半斤,姜、糖、醋、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胡萝卜洗净切丝,生姜切丝备用。炒锅烧热放油(热锅凉油)随即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倒入胡罗卜丝,煸炒2分钟后放醋、糖、继续煸炒至八成熟,加入盐至菜熟后入味精调味,盛盘即可。

【功效】下气补中,利胸膈,调肠胃,安五脏。

【说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胡萝卜中含有“琥珀酸钾盐”,是降低血压的有效成分,高血压患者也可榨汁饮之。

芪杞炖子鸡

【原料】童子鸡1只(约500克)、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术10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童子鸡洗净,切为小块,加入诸补益中药和葱姜蒜盐酒等调料,用文火慢炖1小时,食肉喝汤。

【功效】补中益气、滋阴助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适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风寒感冒者。

发散风寒汤

【原料】鸡蛋1个、香菜10克、葱白5克、生姜5克,盐味精等调料适量。

【做法】鸡蛋搅拌均匀,香菜、葱白、生姜洗净后切为碎末。将清水在锅中烧开,加入少许水淀粉,使水略稠后,将搅拌好的鸡蛋慢慢倒入,使之成片状。再加入香菜、葱姜及盐味精等调料,出锅前加入香油少许。

【功效】祛风散寒、发汗解表。

【适用】适用于轻度感冒初期。

山药黑芝麻糊

【原料】山药15克,黑芝麻150克,粳米60克,鲜牛奶200克,冰糖100克,玫瑰糖6克。

【做法】粳米用清水浸泡1小时,捞出滤干。山药切成小颗粒。黑芝麻洗净后晒干,入锅炒香,加鲜牛奶和清水拌匀,磨成浆,滤出浆汁。锅中加适量水,放入冰糖,大火煮溶,将浆水倒入锅内与冰糖搅匀,加入玫瑰糖,边煮边搅拌成糊,熟后即成。当点心,每日2次。

【功效】滋补肝肾。

枸杞鸡肉汤

【原料】鸡半只,枸杞子15克,淮山30克,生姜片15克,精盐适量。

【做法】将鸡肉洗净切块,倒入开水锅中烫一下取出,以去除腥味,然后把鸡块放入砂锅中,加入淮山药、枸杞子、生姜片及适量开水,用小火煮至肉烂汤香,调入盐,再煮一沸即成。当主餐,随意食用。

【功效】补肝益肾,温中益气。

山药羊肉汤

【原料】羊肉500克,淮山药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黄酒220克,精盐3克。

【做法】将羊肉剔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放入沸水砂锅焯去血水。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淮山药用清水润透后,切成2厘米厚的片,把羊肉、淮山药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出羊肉放凉。将羊肉切成片,倒入碗内即成。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效】补脾肾,温中暖下。

姜汁牛肉饭

【原料】鲜牛肉100克,姜汁5克,粳米500克,酱油、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将鲜牛肉切碎,剁成肉糜状,放碟上,然后加姜汁,拌匀后加些酱油、花生油再拌。把粳米淘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如常法煮饭,待锅中水将干时,将牛肉倒入米饭,约蒸15分钟,待牛肉熟即成。作主食,随意食用。

【功效】益气和胃,补虚消肿。

糯米炖鲤鱼

【原料】糯米50克、鲤鱼1条、生姜4片。

【做法】糯米稍浸泡,洗净;鲤鱼宰洗净,去鳃、脏杂,晾干水后,用姜汁酒均匀地内外抹一遍,再用生油内外涂抹一遍。先把糯米放进炖盅内,再把鲤鱼放在糯米上,加入冷开水1250毫升(约5碗量)和生姜片,加盖隔水炖约两个半小时便可。进饮时方调入适量食盐,此量可供3~4人用。

【功效】补中益气,滋阴养血。

【说明】糯米,俗称元米、江米,民间有“青籼白糯”之说,即糯米越白越好,其粘糯之性尤为暖胃养血滋补。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具补中益气、止尿多、自汗、发痘疹的功效。现代营养学认为,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B2、烟酸及淀粉等。

鲤鱼是我国最早、最广泛的主要养殖鱼类,在河鱼中被列为佳品之一。中医认为它性平味甘,有滋补、健胃、利水、利尿、消肿、通乳、清热解毒和止咳下气的功效。现代营养学认为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族和各种矿物质及多种氨基酸,其肉味佳,主要是其10余种游离氨基酸在发挥作用,特别是谷氨酸、甘氨酸和组氨酸最为丰富。在河鱼中属于滋补鱼类,适宜于肾炎水肿、心脏性水肿、脚气浮肿、乳汁不通、胎动不安和妊娠性水肿等病症之辅助治疗。

红枣山药汤

【原料】红枣10粒,山药300克左右,桂圆肉若干,白砂糖。

【做法】将洗干净的红枣提前泡软,山药去皮后切成小块,然后把二者一起放进水中烧开,直到煮的软烂为止。这时,再向锅中加入桂圆肉和半勺砂糖。煮开,待桂圆肉软烂后即可关火食用。

【功效】补血益气,健脾保胃。

【说明】红枣补血益气,山药健脾保胃。这两者美容的佳品再加上超级润补的桂圆,可谓好喝又养颜,是冬天的美容滋补好靓汤。

黑豆首乌鳝鱼汤

【原料】黄鳝100g,黑豆90g,何首乌9g,红枣,生姜。食盐、味精各少许。

【做法】将泡好的黑豆洗净,黄鳝去除内脏洗净,用开水焯。何首乌、红枣、生姜分别洗净。将全部原料一齐放人沙锅内,加清水适量,开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3小时,加食盐、味精即可。

【功效】抗衰老,补肝益肾。对冬季的腰痛无力,头发早白有很好的功效。

核桃雪耳海参汤

【原料】猪肉,海参35g,核桃肉15g,雪耳,食盐、味精各少许。

【做法】将海参浸发、洗净切丝;猪瘦肉洗净切丝;雪耳浸开,分小朵洗净;核挑肉用开水烫片刻,洗净去衣。将以上原料一齐放人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用文火隔水炖1小时,加食盐、味精调味食用。

【功效】润肺养胃。对冬季咳嗽、无力等有较好的效果。

羊肉萝卜粥

【原料】精羊肉100~150克,粳米150克,萝卜1个,葱白、精盐各少许。

【做法】1、羊肉洗净,切成小块;萝卜洗净,切成两大块。2、将羊肉和萝卜入锅,加清水同炖,除去膻味,待羊肉将熟时,取出萝卜不要。3、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羊肉锅里,加进葱白煮成稀粥。加盐调味。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功效】助元阳、补精血、益虚劳。

【适用】适用于肾虚劳损、腰背酸痛、足膝萎弱、形瘦怕冷的虚寒症。

【注意】热盛症者,如牙痛、喉痛、便秘、尿痛者等不宜食用。

韭菜粥

【原料】韭菜30~60克,粳米100克,精盐少许。

【做法】1、取新鲜韭菜,去杂洗净,切细待用。2、粳米淘洗干净,入锅,加适量清水煮粥。3、待粥沸时,加入韭菜和盐,同煮成稀粥。早、晚餐温热服用。

【功效】温补肾阳,固精止遗、健脾暖胃、行气散血。

【适用】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形寒肢冷、阳痿遗精、慢性腹泻、腹中冷痛、小便频数、妇女白带多、月经痛等症。

【注意】1、韭菜煮熟、宜新鲜为佳,现煮现吃,隔夜粥不要吃。2、阴虚内热,患有眼疾者不宜食用。

肉桂红糖粥

【原料】肉桂2~3克,粳米50~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1、将肉桂洗净,入锅加水煎汁,去渣待用。2、将粳米淘洗干净,加适量水煮粥。3、待粥煮沸后,调入肉桂汁和红糖,同煮为稀粥。分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补元阳、暖脾胃、止冷痛、通血脉。

【适用】适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四肢发凉,脾阳不振,尿频、遗尿,食少泄泻等症。

【注意】此粥属大辛大热之粥,故凡阴虚火旺和阳证出血者禁用,孕妇忌用。

龙眼红糖粥

【原料】龙眼肉3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1、将龙眼肉用温水浸泡片刻。2、粳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置旺火上煮至沸,加入龙眼肉、红糖,文火微沸至米烂、汤稠,表面有粥油形成即可。晨起空腹及睡前各服食一次。

【功效】大补气血、开胃益脾、养气安神、补虚疗损。

【适用】适用于心脾虚损、头昏失眠、贫血健忘、心慌气短、神经衰弱等症,为人们冬令进补佳品。

【注意】痰湿中满及外感高热者,不宜食用。

牛奶粥

【原料牛奶半斤,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掏洗干净,放入锅内倒入清水,大火煮费后,改用文火煮至六成熟,加入牛奶,继续煮至成粥。

【功效】润肺通肠,补虚养血。

八宝饭

【原料】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圆肉20克、大枣50克。

【做法】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适量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安神。

【适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远志枣仁粥

【原料】远志肉10克,酸枣仁1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远志、枣仁、粳米洗净,粳米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然后放入远志,枣仁,小火煮至粥熟即成。晚间睡前服食。

【功效】滋阴养血安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