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部分豁免中国产品后,不到24小时,欧盟宣布要拉近对华关系

西西谈国际 2025-04-15 03:30:51

顶不住多方的压力,特朗普对包括部分中国产品在内的商品实施了关税豁免,但又给自己找了台阶下,并释放了“不向中国认输”的信号。但就在这个时候,欧盟的态度变了,明确表示要拉进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这说明了什么?

对特朗普对部分中国产品实施关税豁免的做法,有分析认为,他虽然作出了让步,但真正目的是把美国核心需求的产品放入关税豁免名单,从而没有顾虑继续与中国进行关税战。而且在4月14日,特朗普在社媒发声,给自己找台阶下,先是强调“中国对我们很糟糕,绝不允许‘中国虐待我们’”,随后又表示“豁免不会结束贸易战,我们计划对整个电子供应链加税”,进一步说明了这点。然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透露,中美通过中间人进行了初步接触。从这些情况看,特朗普不想“认怂”,但他依然没有减轻自身压力,因此还是想尽快与中方达成协议。

就在这个时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公开表态,声称要转向亚洲,还提到要与“占全球贸易87%的国家进行接触”。欧盟这番态度,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寻求与中国拉近经贸关系。当然,鉴于欧盟现在深陷内忧外患的局面,冯德莱恩因为近些年无视欧洲利益的举措做得太多,其领导能力已经备受质疑。不过,冯德莱恩与美国建制派关系非常紧密,她现在的表态,可能暗示整个西方建制派阵营不会阻拦中欧拉近关系。当然,这个态度是有期限的,取决于特朗普还能在美国总统位置上坐多久。

而且,欧盟内部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作为龙头国家的法德,都只在乎自身利益。这个情况,使得与欧盟的相关合作,最后只是几个大国获利,其他国家得不到好处,反而更厌恶你。对这个情况,美国民主党采取了制造外部威胁,施压欧盟团结在美国身边的策略,加大对欧洲的控制力度。特朗普则想要直接瓦解欧盟,从而在欧洲肆无忌惮收割利益。但这也逐渐暴露欧盟唯一的一个“公约数”,那就是各国都不希望欧盟解体。如果要与欧盟合作,就需要围绕这个“公约数”制定策略。

对中国来说,欧盟的态度变化是风险,更是机遇。虽然欧盟决策层的立场摇摆不定,但他们陷入无法应对的困境也是事实。没有俄罗斯的低价能源,欧盟已经很难推动经济发展,再加上他们因为安全局势变化,需要大力发展军工业,进一步增加了资源的需求力度,这会让欧盟的私营企业陷入持续衰退处境。因此,欧盟的出口会不断下滑,但进口额将持续增加。并且,因为“环保政策”影响,德国等国的能源政策陷入极端化,新能源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这也是中国的机遇。当然,欧盟政客比特朗普好不到哪里去,与他们打交道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需要做好预案。

5 阅读:2625

西西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