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比赛结束,中国男篮以86-78的比分艰难战胜关岛男篮,这是亚洲杯预选赛第三窗口期的第二场较量。相比上一次101-53的大胜,这次的胜利显得尤为艰难,让人不禁对中国男篮的表现产生疑问。
本场比赛的战术安排显得不够灵活。面对关岛男篮的慢节奏打法,主教练郭士强未能及时作出有效调整。相较于上一场对日本男篮的“一大四小”战术奏效,这次关岛男篮的“磨阵地”打法让中国男篮陷入被动。尤其是在内线对决中,关岛利用体力优势压制了中国队的进攻节奏。胡金秋被迫顶到不熟悉的5号位,暴露了他在内线的弱势,而教练组却始终没有尝试“双塔”战术,错失了不少机会。
关岛男篮的韦斯利成为本场比赛的关键人物,他全场砍下32分8篮板4助攻3抢断的全面数据,几乎以一己之力对抗中国男篮。面对杨瀚森和胡金秋的防守,韦斯利展现了出色的篮下技术和得分能力,而中国队的防守显得毫无对策。韦斯利的表现甚至让人联想到世界杯上菲律宾男篮的克拉克森,这再次暴露了中国队在面对个人能力突出球员时的防守短板。
整场比赛,教练组的调整和应变能力令人失望。无论是面对关岛的慢节奏打法,还是韦斯利的个人表现,教练组始终未能给出有效的应对方案。即便是在内线球员状态不佳的情况下,也没有尝试换上余嘉豪等替补球员,导致比赛一直处于被动局面。这种缺乏应变能力的表现,让人对中国男篮的未来感到担忧。
从这场比赛来看,中国男篮暴露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在战术应变和防守策略上的不足。未来的世界杯和奥运会征程中,如何提升教练组的战术水平,以及如何应对对手的核心球员,将成为中国男篮急需解决的课题。只有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才能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