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过年在家呆10天,我五点起零点睡,花了5万,明年不欢迎他们

晓美说故事 2025-04-03 23:42:11

01

我叫王秀珍,今年58岁,初中毕业,早年在我们这个小县城的一家纺织厂工作,后来厂子改制,我就下岗了。

丈夫孙志国比我大两岁,是个退休电工,身体一直还行,退休金也不算少,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能有六千多块,平时生活不算紧张,偶尔还能出去旅游看看世界。

我们住在县城的老小区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单位分的房子,虽然老了点,但也还算宽敞,三室一厅,住着挺舒服。

我们有一个儿子,叫孙磊,从小就聪明伶俐,学习也争气,考上了省城的大学,毕业后在省城买了房,娶了个城里姑娘叫林悦,两口子都有工作,一个在国企,一个是小学老师,日子过得算是稳定。

他们婚后生了两个孩子,大的今年七岁,小的才两岁。

平时我们不怎么过去带孩子,他们请了保姆,我也觉得这样挺好,省得两地来回折腾,自己也落个清闲。

可每年过年,儿子一家都会回老家团聚,按理说,这是件高兴的事,可这十天的团聚,却让我彻底看清了亲情的另一面。

02

今年除夕那天,他们早上十点钟到的家,一进门就是一堆行李,孩子的玩具、衣服、奶粉、尿不湿堆满了客厅。

林悦一边喊累,一边坐在沙发上开始刷手机,孙磊则打开电视陪孩子看动画片。

厨房里火还没升,我正准备包饺子,看到他们这样,心里就开始泛酸。

“妈,中午吃啥啊?”林悦倒是问了一句,但语气里没有一丝帮忙的意思。

“包饺子,红烧鱼,炖鸡,还有你爱吃的糖醋小排。”我一边切菜,一边笑着回答。

“那我洗个澡,太累了,在车上坐得腰都疼死了。”她说完就进了卫生间。

从那一刻开始,我这十天的“战斗”也正式打响。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先是熬粥,再炒菜,然后热牛奶、煮鸡蛋,孩子要吃现成的,不能等;中午饭要三荤两素,晚上还得准备夜宵;洗衣服、收拾玩具、拖地、擦桌子……一刻没停过。

有一次我实在累得站不稳,靠在厨房门口喘口气,孙磊从客厅喊我:“妈,悦悦喊你给孩子换尿布,她刚洗完澡。”

我咬了咬牙,擦擦手去了房间,结果林悦正躺在床上敷面膜,手机还在放着电视剧。她看到我进来,头也没抬:“妈,小宝拉了,您快给换一下,我这敷着脸不方便。”

我低头看着那个哇哇大哭的小孙子,一边哄一边换尿布,心里却像堵了一块大石头: 我是奶奶,不是保姆。

十天时间,我的厨房开销足足花了将近五万块。海鲜、牛羊肉、各种新鲜水果、零食饮料、孩子的奶粉尿不湿……全是我掏钱。林悦从没主动掏过一分钱,甚至有时候还挑三拣四。

“妈,这鱼不新鲜吧?怎么有点腥?”她一边夹鱼,一边皱眉。

我脸上一红:“是早上市场刚买的,一百多块一条的深海鲈鱼,不应该不新鲜。”

她撇撇嘴:“可能是没处理干净,下次买三文鱼吧,孩子爱吃。”

我点点头,心里却不是滋味。 我花钱不说,还得受嫌弃。

孙磊倒是想说点什么,有一次他瞥了我一眼,小声嘀咕了一句:“妈,辛苦了。”可那话一出口,林悦就瞪了他一眼,他立马噤声埋头吃饭。

我想了无数次和他们好好谈谈,可每次话到嘴边都咽了下去。

大年初五那天,我实在太累,早上起来时头昏眼花,差点晕倒在厨房门口。孙志国连忙扶住我:“你这是干什么?累成这样值吗?他们年轻力壮的,自己不动手,干嘛全让你一个人撑着?”

我苦笑:“过年嘛,一年回来一次,咱忍忍就过去了。”

“忍?你这不是忍,是把自己当下人了!”老头子气得脸发红。

我没再说话,继续下厨。可那天的晚饭,我做得很随便,只炒了两个素菜,炖了个排骨汤。林悦脸色明显不好看:“妈,这是给我们吃的,还是给你们两口子吃的啊?”

我放下碗筷,终于忍不住说了一句:“你们也可以下厨啊,我一天三顿做十几个人的饭,实在是吃不消了。”

她愣了一下,然后冷笑一声:“孙磊,你妈是不是年纪大了,开始情绪不稳定了?”

孙磊皱了皱眉头,没说话。我看着这对夫妻,心都凉透了。

年初七,林悦拉着孙磊去城里的商场,说要给孩子买点过年的新衣服。

他们回来时手里拎着大包小包,孩子穿得花枝招展。

我问是不是花了不少钱,她却说:“也就三千多,都是给孩子买的。”说着话,却把一袋进口奶粉放进厨房:“妈,小宝的奶粉你给冲一下。”

我接过袋子一看,是我前天托邻居带回来的进口奶粉,价格不便宜。我问她是不是买错了,她说:“这是你买的啊?我还以为是我妈寄来的,哎呀,那我就先用着啊。”

我强忍怒火,点点头。可那一晚,我躲在房间里哭了一夜。

年初九那天,我把剩下的几千块压岁钱分给了两个孙子。林悦笑得很开心:“妈,您真是最疼孩子的奶奶。”

我苦笑不语,这话听着怎么这么讽刺?

年初十,他们终于走了。家里一下子安静了,我坐在沙发上,看着满地玩具、残羹剩饭、脏衣服,整个人像被抽空了一样。

孙志国叹了口气:“明年不让他们回来了,咱俩出去旅游,清净点。”

我点点头:“嗯,明年不欢迎他们。”

03

孩子是我一手带大的,儿媳是我亲手为儿子挑的,原以为一家人团团圆圆就是最好的年味。可现实却让我明白, “团圆”不是无条件的付出和隐忍,而是彼此尊重、互相体谅。

这十天,我用尽了全身力气去维系所谓的“年味”,却换来了一身疲惫和满心委屈。那五万元,不只是金钱的损耗,更是我对亲情的一次清醒认知。

明年过年,我不再为谁起早贪黑,也不再花钱买不被珍惜的热闹。我要和老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给自己一个真正的年味——从心底里高兴的年。

而他们,愿意回来,自然欢迎;不愿意,我也不再勉强。 人生的下半场,我要学会为自己而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