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眼
2025年3月30日,贵阳市图书馆三楼多功能厅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人工智能与现代设计》。这场活动不仅将科技与艺术、设计与创新融为一体,还引发了当地公众对人工智能的强烈兴趣,足以证明这一领域的前景与潜力。讲座由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联合贵阳市图书馆主办,并得到了民建贵阳市委理论研究委员会、遵义路街道人大工委、民建乌当总支、民建南明三支部等多个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

当天的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观众——设计从业者、科技爱好者、高校师生以及普通市民。无论是对设计充满热情的学生,还是沉浸在科技海洋中的爱好者,大家都在期待着一场关于设计未来与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互相交融的思想碰撞。这不禁让人思考,当下的人工智能是否真能颠覆传统的设计行业?设计师是否将被“替代”?
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副院长王受之教授的到来,成为了这场讨论的核心。作为国际知名的设计学者,王教授在设计界的影响力不言而喻,他曾在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担任终身教授,并在国内的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担任客座教授。更让人惊叹的是,王教授不仅是一位学术巨擘,还是设计教育领域的重量级人物,所著的《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设计史论丛书》已成为众多高校设计专业的教科书或重要参考书。

在讲座中,王教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带领听众回顾了工业设计的百年历史,讲解了设计工具从最初的简单手工制作到如今高科技数字化工具的演变。他着重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设计行业的影响,指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AI正深刻改变着设计的范畴与方式。无论是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还是艺术创作,人工智能正突破设计的传统边界,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
不过,王教授也明确指出,尽管人工智能赋予设计行业前所未有的便利与可能性,但AI本质上是工具,最终的创意依然依赖于人类设计师。换句话说,人工智能并不是要“替代”设计师,而是要“增强”他们的创造力。正如王教授所说:“设计师的创意才是核心,AI只是一个强大的助手,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实现他们的创意。”
讲座中,王教授还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例如,他提到了一些最常用的智能设计软件,并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这些工具如何帮助设计师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精细的设计。特别是在产品设计中,AI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能有效预测市场趋势,帮助设计师快速调整产品方案。
这让现场的许多设计从业者感到耳目一新。一位来自本地设计公司的设计师表示:“AI的加入让我们在创新过程中省去了很多重复性、繁琐的工作,现在可以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创意和思维碰撞上。”
讲座结束后,王教授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观众们纷纷提出问题,讨论人工智能如何影响设计教育、设计师如何面对AI时代的挑战等话题。面对观众的提问,王教授耐心地一一解答,并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一位来自贵州民族大学的设计专业学生激动地表示:“王教授让我对人工智能与设计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我只是将AI看作一个工具,但现在我意识到,作为未来的设计师,我们不仅要掌握传统的设计技巧,还要学会运用新技术,让AI成为我们创意的助力。”这番话一出口,现场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纷纷点头称赞,似乎每个人都从中获得了启发。
另一位科技爱好者则表达了自己对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前景的期待:“这场讲座让我深刻意识到,AI不仅仅是帮助设计师提高效率的工具,它甚至可以在某些方面推动整个设计行业的创新和变革。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未来的设计可能会变得更加多元化,也更加不可预测。”
这场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交流,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为贵阳市的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科技与设计融合的机会。通过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与贵阳市图书馆的联合主办,活动吸引了来自各领域的专业人士与爱好者,形成了跨界交流的良好氛围。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设计师,是否应该开始思考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毕竟,真正的创新往往是在未知中诞生的。在这一点上,王教授的讲座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科技和艺术并非对立的两极,而是可以共同推动世界向前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