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开机:知名班底齐聚开创现实主义陕剧新范式

依风啊娱乐 2025-03-12 18:00:46

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西安城东的松坪山下,滈河水面泛着粼粼波光。

秦岭北麓的西影风雷年代影视基地里,一座复原的上世纪秦腔剧团后台正被聚光灯笼罩,场记板清脆落下时,监视器前的张艺谋抬手推了推眼镜——这个曾用《活着》《秋菊打官司》定义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导演,此刻正以监制身份注视着电视剧《主角》的首场戏。

原著作者陈彦攥着卷边的剧本站在角落,看着张嘉益饰演的司鼓胡三元扬起鼓槌,恍惚间仿佛看见自己笔下那个倔强的放羊娃正穿越纸页走来。

四年前摘得茅盾文学奖的《主角》注定要经历不寻常的影视化之路。

当总制片人任双有带着《装台》原班人马敲开陈彦家门时,没人料到这个讲述秦腔名伶半世沉浮的故事会吸引张艺谋破例首度监制剧集。

开机仪式上,西安电影制片厂的老厂房被改造成沉浸式剧场,斑驳墙面上投影着忆秦娥从十一岁放羊娃到秦腔皇后的蝶变历程,现实与虚构在光影中重叠。

刘浩存提前半年拜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门下,每天清晨六点跟着七旬老艺人练圆场步。

这个曾在张艺谋镜头里演绎过战地少女的"谋女郎",如今要驾驭跨度四十年的秦腔名伶人生。

监视器里的她挽着青衣水袖,眼神却带着放羊时的野性,当窦骁饰演的刘红兵在台下痴望时,鼓点突然乱了——张嘉益即兴摔了鼓槌,现场响起原著里胡三元那句粗粝的陕西方言:"娃呀,秦腔的魂在骨头里,不在嗓子眼!"

美术团队在秦岭深处找到三座废弃的国营剧团,将剥落的戏台榫卯拆解重组。

道具组从民间收购的七十多面老戏服,每道褶皱都藏着不同角儿的命运。

最让导演李少飞震撼的是风雷厂区保留的六十年代澡堂,瓷砖缝隙里还能抠出当年的肥皂屑,这个承载着忆秦娥初入行辛酸记忆的空间,即将在镜头里重现胡彩香教她勒头的经典场面。

原著中那个"烧火丫头逆袭"的励志故事,在编剧郑桦笔下演化成陕西文化的时代切片。

当流量明星扎堆仙侠剧时,《主角》剧组却把经费砸在实景搭建和秦腔老调采风上。

群众演员里藏着真正的非遗传承人,拍摄间隙的盒饭时间,常有老艺人即兴来段《三滴血》,听得年轻场务忘了扒饭。

此刻的影视基地外,西安城正飘着细雨。

鼓楼脚下的易俗社剧场里,一批秦腔老观众还在等待新编戏《忆秦娥》开锣。

当影视工业与传统文化在秦岭脚下碰撞,或许正如陈彦在开机仪式上说的:"我们不是在拍一部剧,是在抢救即将消失的文化基因。

"监视器里,刘浩存的水袖划过1949年的老戏台,而窗外,2025年的春雨正滋润着古城墙根的新芽。

您记忆中最深刻的传统艺术影像化改编是哪部?是否期待在家乡取景的影视作品能带火本土文化?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0 阅读:11

依风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