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社沙龙回顾|“医学级皮肤护理品”定义首发,丸美、华熙、半亩花田、诗裴丝产品经理正面PK,四款方案看好谁?

春雷社 2022-11-29 16:35:36

披着七月末尾的流火,和春雷社一起窥见行业未来。

7月30日,由「学院派工厂」暨源生物独家冠名、春雷社主办、闻弦设计支持的化妆品产品经理沙龙·杭州站正式举办。

春雷社创始人 李春蕾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黄亚东、前伽蓝集团执行总裁、医学博士刘玉亮、优时颜联合创始人叶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教授、主任医师赖维、言安堂合伙人唐胜男、半亩花田品牌负责人杨洁、暨源生物市场总监刘斯亮等嘉宾出席了此次沙龙,并作为导师参与了产品经理们的产品方案现场共创。

出席嘉宾

黄亚东博士

赖维教授

言安堂合伙人唐胜男 、优时颜联合创始人叶睿

暨源生物市场总监刘斯亮

出席嘉宾

刘玉亮博士

言安堂合伙人唐胜男

半亩花田品牌负责人杨洁

这是「美妆超级产品经理之家」春雷社在本月为产品发烧友们提供的第二场优质线下沙龙。本次沙龙主题是「新医研共创视角下的功效产品开发思路」。

经过长时间的赛道观察、行业专家交流和品牌拆解,春雷社发现,目前业内对于医研共创的概念尚停留在「皮肤学+护肤品」这个维度上。

而近年来,基于市场语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诸多药企和生物科技公司纷纷趁势入局功效护肤赛道,从原料创新、功效机理等角度实现产品的前端赋能,凭借先发的科研优势(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微生物发酵、药用透皮技术、外泌体研究等新技术的应用)对传统行业格局实施「降维打击」。

随着各种前沿技术路径的全面交叉,新一代功效护肤品应运而生。基于此,春雷社提出了「生物/制药技术+皮肤学+护肤品」的「新医研共创」视角,旨在拓宽旧概念的边界,为产品经理们提供赛道探索新思路。

Part 01

「医学级皮肤护理品」定义首发来自市场、工厂、医生、品牌的不同视角一、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黄亚东教授——《医研共创下的技术革新》

本次沙龙,黄亚东教授面向产品经理,首次发布了「医学级皮肤护理品」的定义:

医学级皮肤护理品是指适用于肌肤体表使用,并对皮肤具有清洁、保养、调理及屏障修复等作用的产品统称,包括清洁产品、功效护肤品及医用敷料等。

它具有安全、高效、少添加的特性,可用于正常健康皮肤,也可用于问题皮肤,作为辅助手段帮助皮肤恢复健康。产品类型包括医美术中产品,如药物、器械敷料、仪器;术后修护产品,如医用级冻干粉、敷贴类器械产品;居家护理产品,如清洁保养、功效护肤品等。

作为在90年代末从生物制药领域踏入护肤行业的资深研发专家,黄亚东教授见证了护肤品从水油乳化技术时代、萃取动植物精华的天然化妆品时代,再到以生物发酵与基因工程制剂肽、发酵活性物等创新原料的开发,新型透皮技术、新制剂,以及医美专用生物材料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经验。

他认为,在有生物医学工程加持的化妆品时代,未来有极大热点趋势值得关注:

1、合成生物学,如重组人源化III型胶原蛋白。它能有效抗皱、抗衰、促进细胞增殖,是当下最火的抗衰方向之一。

2、细胞营养液/细胞外泌体。外泌体(Exosome)是由活细胞分泌的直径约为30-150 nm的小囊泡,在细胞与细胞间的物质和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基于外泌体的应用研究和功效护肤品研发也是近几年比较受关注的领域。

3、植物愈伤组织与细胞悬浮培养。这对未来珍惜植物的工业化规模化利用等具有重要作用。

4、皮肤微生态与微生态护肤品。通过开发调节皮肤微生态的护肤品,解决皮肤问题。

5、高端制剂及透皮新技术的运用,如脂质体包裹,纳米乳/微乳技术等。

二、言安堂合伙人 唐胜男——《医学级护肤品市场趋势和消费者洞察》

言安堂合伙人唐胜男从市场大盘数据、消费者洞察以及产品创新趋势、案例方面,分享了医学级护肤品的概况。

从终端来看,目前消费者对医学级护肤品的认知主要分为三大类:医用敷料品牌(绽妍、敷尔佳等)、国内功效型品牌(玉泽、薇诺娜等)、国外皮肤学背景品牌(薇姿、理肤泉、雅漾等)。

整体上,医学级护肤品市场规模虽然不大,但增速快,是潜力赛道。其中,功效性护肤品市场集中度低,竞争相对激烈;医用敷料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新玩家入场受限。

言安堂对消费者调查发现,作为医学级护肤品的主要消费人群,敏感肌群体对专研产品有较强的使用意识,更偏好乳液/面霜、物理防晒及物理化学混合防晒,不太喜欢面膜,在日常护理中已经开始避免过度清洁;医学级护肤品的另一大群体——医美消费者目前更偏好轻医美项目,男性或二线城市的消费者未来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产品创新趋势方面,言安堂总结了三大趋势:

1、医研共创,从临床上挖掘消费者护肤痛点。辅助改善皮肤疾病。以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为例:对湿疹患者,可开发微生态平衡护肤品;对痤疮患者,可开发低浓度含酸类产品,温和刷酸;对敏感肌人群,开发辅助治疗血管神经敏感等。

2、成分应用延伸:从药品到化妆品。目前诸多流行于护肤品的热门成分,都是来自药品。如保湿功效的玻尿酸、泛醇;抗衰中大火的维A类、玻色因等。包括一些传统的重要成分,如铁皮石斛、川芎、青蒿等也在化妆品中应用越来越多。

3、承接医美后的护肤需求也是医学级护肤品的创新趋势之一。这些需求包括:保湿修护、镇定舒缓,以及加持医美效果、防止反黑等。

三、暨源生物市场总监 刘斯亮——《挑战功效认知惯性:医学级皮肤护理品产品解决方案》

在功效护肤加速内卷的背景下,原料专利、配方定制、生产工艺等要素都在左右着品牌的突围路径,因此「医学级皮肤护理品」与上游的资源捆绑也更加密切,能提供原料定制服务、具有特定领域专利话语权、有深厚院线底蕴的OEM/ODM逐步从幕后走向台前,

「传统的代工厂会以新原料和功效检测等作为卖点,但都缺乏完整的产品逻辑。」刘斯亮说,而「学院派工厂」暨源生物总结出来的功效护肤方程式是E=MC²——即功效(E)是叠加变量(C)的不断优化(M)的结果。

根据这一功效产品的底层逻辑,功效护肤品的开品方法论为「体验感-负担感+成分活性*有效浓度*透皮吸收率+多样性」,刘斯亮也为产品经理们复盘了暨源生物的系列产品开品思路,以及不同品类的技术选择。

1、仿生乳化 + 临界乳化系列

「光裂合酶全屏障修复霜」=使用过程从霜—油—水—膜的相变(体验感)+88.8%皮肤同源组份,采用无外源性乳化剂(0负担感)+4%包裹神经酰胺、纳米包裹光裂合酶(成分活性*有效浓度*透皮吸收率)

亮点:水油平衡、微生态平衡、配方温和、打造柔软透气的肤感。

「临界乳化精华」=油与微乳双相组分,采用雾化效果实现包裹油珠结构(体验感)+0硅油、全植物油脂(0负担感)+暨源脂质体3重神经酰胺(成分活性*有效浓度*透皮吸收率)

亮点:上油下乳体系,对外成膜保护对内加强渗透的双向护肤,EWG全绿配方+微乳技术,油质清爽不黏腻。

2、纳米脂质体系列

「男士特饮焕能纳米水」=介于水与精华之间的质地和状态、渗透实验(体验感)+无刺激性,透明添加量(0负担感)+0.31%脂质体包裹成分(成分活性*有效浓度*透皮吸收率)+VA、VE、VC,功效覆盖面广(多样性)

亮点:独家小分子脂质体技术促渗,含有科学比例浓度的A、C、E成分,抗氧化功效,肤感滋润易吸收。

3、货架期鲜活系列

「15%原型VC双腔次抛精华」=内外双腔储藏精华(体验感)+双腔混合降低VC的刺激性,可根据耐受性选择配比使用(0负担感)+除氧隔水工艺处理,15%VC(成分活性*有效浓度*透皮吸收率)+原型VC的多种功效性(多样性)

亮点:双腔剂型保持鲜活,量肤定制内外腔比例,内外管协同增效。

4、活性锁鲜系列

「红没药醇疗敏肽冻干乳」/「HPR肽A抗皱冻干乳」=亲肤性和保湿能力较传统冻干粉提升(体验感)+无防腐,真空负压封存,高效阻水隔氧(0负担感)+冻干制剂工艺封存活性,复融前后保持脂质体包裹体系完整性(成分活性*有效浓度*透皮吸收率)+扩展油溶性活性成分的应用(多样性)

亮点:暨源生物专利冻干黑科技X5%功效性油分X强功效,红没药醇+神经酰胺修复雪花乳,HPR+多肽抗皱雪花乳。

四、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教授 赖维——《从皮肤科医生视角,看功效护肤的新锐开发方向》

虽然新医研共创的视角强调了产品链条上新增的「生物/制药技术」,但是皮肤科医生的仍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回顾了市场上品牌的内卷竞争现状后,赖维教授从自身的专业视角提出,功效护肤品应当回归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以此作为新锐开发方向的出发点,而不是以新的概念或者某些新的原料来维系产品的竞争力。

如同医生对症下药的逻辑,「医学级皮肤护理品」的核心是真正解决用户的皮肤问题。

对此,赖维教授更强调产品开发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客观科学的证据——皮肤及其附属器有不同的问题,不同问题的产生有不同的机制,需要不同的解决办法,牵涉到皮肤科学和皮肤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皮肤的衰老也是一样。

「不要用皮肤科医生的IP,要用他们的智慧。」赖维说。

五、精准医疗专家、溯华研发负责人 庞志强——《构建「产学研医检」开放式科技创·新系统》

站在品牌的角度,指出来本土企业在医研共创方面遭遇的困境,并参考了外国品牌的相关做法,同时以溯华自身为案例,分享在研发体系搭建上的探索经验。

在国内外品牌对比的角度,庞志强认为,国货以微创新为主。着眼于跟随,热衷于平替,挣扎于红海;而国际护肤品集团都在致力完整研发体系的建设与迭代,大多着眼于机制机理的基础研究。

对于国内品牌而言,在「医学级皮肤护理品」赛道的探索中,应当以建立「产学研医检」体系为立足点,庞志强对此提出了几个核心观点,例如:

「研发是支点,营销是杠杆,没有支点,杠杆撬动不了任何需求。」

「医研共创的定义——医,不是医生,而是机制机理和临床价值;研,不是背书、博士、头衔、高校院所、研发中心,而是研发的意识和完整的研发体系;创,不是营销或者商业模式创新创新,医研的创,是技术的创新,技术是创新的泉源,是差异化价值的根本。」

「研发不是一个技术,不是一个专利,不是一个医生,不是一篇论文,它必须是体系思想。」

Part 02

头脑风暴环节来元宇宙概念、术后修复套装、敏感肌祛痘

此次产品经理与导师现场共创产品方案环节,主题为如何结合「医研共创」,打造一款出圈的功效护肤品。

跟着春雷社的镜头,一起来看看现场产品经理们的表现。

1、马斯克组

导师:黄亚东、叶睿

组员:Damiec、邓勇男、余叶嘉、Baily、刘大力、李钱钱、王笑然、翁佩

产品名称/昵称:术后护理套盒装「舒缓修复喷雾(凉凉水)+精华」

功效机理:术后舒缓(喷雾),润色修复(精华)

使用场景:便携式术后护理(喷雾),术后润色(精华)

主打人群:光子嫩肤等轻医美术后的人群核心技术:生物合成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

Slogan:光子伴侣

核心成分/配方: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依克多因+精氨酸/赖氨酸多肽+喜马拉雅冰川水+强挥发性油脂

解决的皮肤问题:术后泛红、极速降温

概念宣称/卖点:扫描套盒的二维码,普及术前中后的知识,光子嫩肤后迅速维稳修护,方便出门

价格:200元/80ml(喷雾)、缺(精华)

包装风格:真空包装(喷雾)、缺(精华)

剂型/肤感:喷雾水剂/纳米微乳(喷雾)、水包油(精华)

营销渠道:医美院线

方案思路解析:院线产品,采用套盒装,包含舒缓喷雾和防晒(spf20-25)、隔离、修护三合一的精华产品,通过套盒二维码设计为用户科普光子嫩肤的前中后期注意事项,通过用户裂变的模式营销。

2、乔布斯组

导师:刘玉亮

组员:李薄薄、李本悦、周明、王书元、柳红梅、程静、陈玮、卓斯敏、李璇、孔祥珊、程孟灏

产品名称/昵称:舒眠胶

功效机理:夜间助眠、修复术后皮肤、降温、消炎、助眠

使用场景:医美后

主打人群:医美术后对皮肤状态有高要求,愿意在维持美貌上高投入

核心技术:专利温敏凝胶

Slogan:以海之名,助你入眠

核心成分/配方:南海古生菌提取物+植物精华+寡肽

解决的皮肤问题:/

概念宣称/卖点:为术后受损皮肤降温、镇静、消炎,在夜间休眠细胞,使皮肤恢复常态

价格:298元/50g

包装风格:美人鱼外观

剂型/肤感:温敏凝胶(用你的体温来融化,带走多余热量)

营销渠道:/

方案思路解析:主要针对术后的夜间睡眠场景,芳疗(广藿香)+专利成分(南海古生菌+zhuo因子等)+寡肽的配方创新,温敏凝胶剂型创新。采用环保可替换包装设计(美人鱼),植入元宇宙概念,建立产品的虚拟人格IP,强化舒眠胶「术后睡眠使用」的形象。

3、张小龙组

导师:杨洁、刘斯亮

组员:胡婷婷、陈小芳、刘宝、彭伟、芦雪佳、王剑、刘静、郭骏

产品名称/昵称:修护「白+黑」组合

功效机理:「白」针对术后1-3天的舒缓修护,「黑」针对术后4-7天的增效

使用场景:医美后的受伤焦虑脸

主打人群:/

核心技术:「白」金银花愈伤组织类植物器官、海藻情绪唤醒糖+「黑」纳米脂质体、寡肽、积雪草愈伤组织

Slogan:黑白双配,无惧术后

核心成分/配方:无菌、精简成分(10个以内)

解决的皮肤问题:/

概念宣称/卖点:超声刀、热玛吉、光子嫩肤等轻医美术后修护+增效

价格:399元/7+7

包装风格:次抛、支/1ml

剂型/肤感:次抛面霜

营销渠道:/

方案思路解析:针对术后场景推出的次抛面霜组合,借用「白+黑」的药品概念,分别针对术后的舒缓(白)和增效(黑),同时附赠14支防晒次抛(抗火火),用以术后出行的润色和遮瑕。

4、雷军组

导师:赖维、唐胜男

组员:李娟、赵小幺、韩月、姜欣、陈伟迂、梁娟、黄志艺、罗钦文

产品名称/昵称:多肽祛痘面霜

功效机理:根据发病经过,控油、抑菌、抗炎、淡化痘印、微生态

使用场景:日常护理

主打人群:敏感肌祛痘

核心技术:利用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针对痘痘的靶点进行分子结构设计成抗菌肽、ISCC论文/国际期刊JCD作核心成分背书

Slogan:无伤祛痘不伤肤

核心成分/配方:PCAC(控油)+皮傲宁(抗菌)+GPI(抗炎)+泛醇/神经酰胺(修复保湿)

解决的皮肤问题:敏感肌祛痘

概念宣称/卖点:和医院合作进行临床测试,「95%的消费者认为我们的产品在7-15天内有效,99%认为我们的产品无刺激」

价格:/

包装风格:蓝白相间,偏医美,可回收材料PCR(1+1概念)

剂型/肤感:涂抹式面膜,透明凝胶质地

营销渠道:/

方案思路解析:针对用户人群进行品类细分,切入敏感肌祛痘赛道,从祛痘过程的功效机理阐释清晰完整,根据前期控油抑菌、中期抗炎、后期淡化痘印的三个阶段分别挑选相应的针对成分。

Part 03

颁奖及花絮

「最具创意奖」获得获得者

乔布斯组:「舒眠胶」

「最具商业潜力奖」

雷军组:「多肽祛痘面霜」

优时颜联合创始人叶睿从品牌的角度,对现场产品经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1、对于好产品有两个核心的评价,如果把产品比作刀子,那么首先就是「sharp」。以乔布斯组为例,整个产品方案显得「大而钝」,组员们应该修剪掉多余的枝桠,把所有的资源集中到一个点上,所有的解决方案都要围绕着这个点展开。

2、其次,化妆品更像是一个综合体,产品方案从最初主打的点,到产品的nickname,再到科技赋能等诸多细节都要体现出一致性/完整性,开品过程中,一定进行全方位考虑。

3、最后是产品经理们「presentation」的能力。对于一个方案而言,无论设计得多好,路演的部分都要占到70-80%的比例,每个产品经理都要有意识的训练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这里提供一个简单的路演公式——第一句话点出产品最大的亮点+市场存在的痛点是什么+我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我的解决方案亮点是什么(例如功效机理等)+回到第一句话。

本期沙龙到这里就圆满结束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