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4月22日消息近日,甘肃部分服务区热水器加装围栏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多个服务区热水器被铁质围栏“锁住”,过路司机接水不便。对此,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回应,涉事服务区均为国道服务区,目前已全部拆除围栏,并启动热水供应优化方案。
争议焦点:围栏为何而设?
服务区热水器下方加装围栏,仅留出小水杯接水空间,并贴有“仅供饮用,禁止洗刷”的提示。该网友质疑:“免费热水装围栏,大暖瓶接不了,小水杯不够喝,究竟是方便还是为难?”
运营方公司解释,此举是为保护净化热水资源。部分服务区水质较差,公司特设净化热水器供饮用,但常有货车司机用大桶接水洗漱、洗衣,导致其他乘客无水可用,排队投诉频发。为平衡需求,不得已加装围栏。
官方回应:拆除+优化双管齐下
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集团安全环保部部长郑荣表示,针对网友反映的问题,公司已全面排查并拆除7处服务区围栏,涉及什社、泾川停车区等7座国省干线服务区。未来将采取多项措施:
1. 分区供水:卫生间增设生活热水龙头,明确区分“饮用水”与“洗漱用水”;
1. 设备扩容:评估客流数据,对热水器进行增容或增设设备;
1. 加强引导:安排专人疏导,通过标语、广播提示司乘合理用水。
郑荣强调,服务区将持续提升服务品质,在保障饮水安全的同时,兼顾司乘多元化需求。
事件溯源:供需矛盾催生“无奈之举”
此次争议折射出服务区热水供需矛盾。此前,服务区曾通过张贴告示、人工监督等方式遏制滥用行为,但收效甚微。货车司机群体因长途驾驶需求,常携带大容量水瓶接水洗漱,与乘客短时饮用的需求产生冲突。
对此,有专家建议,服务区可探索“阶梯定价”模式,对超出基础饮水量的用水适度收费,既保障公共资源公平使用,也为有特殊需求的群体提供解决方案。
目前,甘肃相关服务区已恢复热水器正常状态,并启动长期优化方案,力求在服务人性化与资源管理间找到平衡点。
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集团将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推动服务区服务管理向精细化、人性化方向升级。下一步,公司将建立热水供应动态监测机制,根据客流变化优化设备配置,在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增设生活热水取水点、强化标识引导等方式,实现“按需取水、合理分配”。同时,将常态化开展司乘需求调研,持续完善服务细节,以更高效的管理和更暖心的举措,为广大出行群众提供安全、便捷、舒心的旅途服务。此次围栏拆除后,服务区运营方已同步启动服务品质提升专项行动,以实际行动回应社会关切,让“方便”真正成为服务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