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审阅毛岸英碑文,眼含热泪说道:碑文很好,只是有一点缺憾

花开无田 2023-06-03 00:00:06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正是需要全心全意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时候。但不料东北亚局势突变,朝鲜战争爆发。而在美军介入半岛战事后,战局更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来越接近鸭绿江边境,更是悍然轰炸,期间美军还开进海峡,阻挠中国统一。朝鲜方面向中国发出了出兵请求,最终中国组建了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战争打响。

在这场战争中有很多人牺牲,但其中有一个人的牺牲让人们始料未及,这也成为了这场战争始终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这个人就是毛岸英。

东北亚局势突变后,北京方面其实在是否出兵上是有着很大的争议的。毛主席便曾说过“出兵抗美援朝开始只有一个半人支持”,而林彪的话更是极有代表性——为了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朝鲜,打烂五亿人口的中国划不来;能否打败美军也很难说。

不过,最终毛主席还是高瞻远瞩,决定出兵,但主帅人选成了难题。在林彪和粟裕都因为其他原因无法挂帅后,彭德怀就成了最佳人选。

1950年10月,毛主席同彭德怀见面,讨论半岛战局,彭德怀明确支持出兵,主席当即和他详谈了具体情况,并在会上宣布由彭德怀挂帅带领部队跨过鸭绿江。

但在出发前彭总需要解决一个问题,由于苏联方面在朝鲜已经安排了顾问,此次出兵也离不开苏联方面的武器援助,因此必须要有一个精通俄语的翻译人员随行。

这位翻译不仅要业务熟练,更重要的是必须足够可靠。当时国内虽然有些精通俄文的人,但彭总先后挑选了好几个,都不是特别的满意。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就提议让儿子毛岸英跟着彭总去战场。其实在这之前毛岸英已经主动请战,他没有直接找彭总,而是先去找了38军军长梁兴初。显然这不是简单地请战,梁兴初无法做主,明确表示了拒绝。

后来还是毛主席在彭总面前提及此事,彭总起初对这件事是很犹豫的,希望他能够留在主席身边。但毛岸英参战意愿坚定,同时又精通俄语,确实符合他的要求,最终彭总还是同意了毛岸英入朝的申请。

于是毛岸英很快解除了在厂子里的职务,收拾行囊出发。对于这个决定,毛主席在1951年3月曾提及此事,毛主席对周世钊讲:我作为主席,主席有儿子,如果不让他去朝鲜保家卫国,又能派谁的儿子去呢?显然在毛主席看来,普通老百姓的儿子可以奔赴战场,主席的儿子也不能例外。

在出发前,毛岸英去见了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帅孟奇,这位长辈留他在家吃饭,临别的时候嘱咐他一定要当心。

毛岸英临走前和刚结婚一年的妻子刘思齐也谈了话,但是出于保密的需要,没有谈及要去哪,只说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无法通信,希望她不要着急。

到了晚上凌晨2点多,毛岸英还没有休息又和父亲谈了几个小时,具体聊了什么,旁人无从得知。但两人都没有想到,这居然是父子俩最后一次聊天。

10月23日,大部队出发了。他跟着指挥机关经过两天一夜的急行军,终于来到了大榆洞。这里地形复杂,正好位于几座大山之中,敌人难以发现,可做总指挥部。指挥中心很简单,就是木头搭建起来的房子,毛岸英担任彭总的俄语翻译和机要秘书,负责整理一些会议纪要和作战地图。

虽然彭总和邓华对他的身份一清二楚,但其他人并不知道他是毛主席的儿子。

彭总为了关照他,经常要求他过来一起吃饭,但毛岸英为了避免引起其他同事的猜测,坚持和其他参谋一起吃饭,平常工作很认真,相处也很平易近人,一点高干子弟的架子都没有。

每次彭总和苏联驻朝大使会面时,他都在一旁流利的翻译,会谈结束后就把会谈内容全都整理出来,为彭总分担了很多烦心事。

随着前线战斗越来越紧张,总指挥部必须经常和前线部队保持联络,时间长了敌人也发现了端倪,监测到这处不起眼的大山里无线电信号收发过于频繁。很快美军的侦察机就出现在大榆洞周边,但一开始并没有轰炸机。

为此,洪学智多次建议彭总转移到防空洞里指挥,但彭总不习惯在山洞里。毛岸英给洪学智提建议,先把指挥地图和所有的作战资料转移到山洞里。果然,彭总见东西都移走了,没办法,只好去山洞里。

11月25日,美军轰炸机突然出现,当时他和另外三名同志值班,第一波轰炸机绕了一圈飞走后,他们重返屋内。不料又一波轰炸机突然飞过来,投下了上百枚燃烧弹,他和另一名同志正在屋内,来不及撤离,当场牺牲。

此事发生后,彭总脸色苍白,眼含热泪,发出了他一生中最艰难的一封电报。身为父亲的毛主席看到电报后也久久没有说话,眼神哀伤,只讲了一句:战争嘛,总会有牺牲,这没有什么。

而抗美援朝战争,也在无数个毛岸英这样的英雄前仆后继中,终于取得了胜利。

1953年战争结束后,司令部决定建烈士陵园,毛岸英自然在列,周总理把毛岸英的碑文拿给毛主席看。

毛主席看了后不无遗憾的说了一句:可惜碑文中没有开慧的名字,母子感情很好,甚至比我的好。

周恩来当即表示可以重刻,不过却被毛主席回绝了,他说牺牲了那么多同志,为了他已经用上了大理石,很特殊了,不用重刻了。

直到现在,他的墓碑还屹立在异国他乡,无声的为两国的深厚友谊发挥着作用。

2 阅读:172
评论列表
  • 2023-06-03 14:02

    最令人崇拜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