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而浦中国、国美电器,以及格兰仕,三方的这场商业纠纷,一旦上升至官司层面,虽然少了口水战的无聊,却也多了商业契约的互信和共融破裂。伤害的是双方利益,透支的是厂商互信。最终在当前的商业背景下愈发释放出零供关系的矛盾与艰难。
乔华||撰稿
因为大股东格兰仕,惠而浦中国与国美电器的这场商业纠纷,正在变得复杂而多变。
日前,惠而浦中国公司突然通过“公告”的方式宣布,因为国美电器方面拖欠货款不付多次讨要不给说法,于是终止双方的合作。在这个风雨飘渺的家电零售时代,传统连锁大卖场早已“昨日黄花”的背景下,惠而浦中国的这一出手,只是因为8000多万的货款没有支付,而选择退出国美电器及其子公司。
随后,国美电器也不甘示弱,发布声明称,惠而浦中国内部管理混乱、双方一直没有对账,反而指责惠而浦中国方面尚欠付国美电器各项费用约1000万元,滞销残次品超2000万元。对此,国美还不忘带节奏:称惠而浦中国此举是大股东格兰仕幕后操纵的结果。格兰仕最近几年在国美系统发展也不好。
双方的第一回合,没有分出胜负,虽然“聪明”的国美还抛出了格兰仕,希望将这场双边的商业纠纷升级为三角战。但,惠而浦方面似乎并不理会。没多久,惠而浦中国再发声明称,已经向北京朝阳法院起诉国美电器讨要货款。
此后,惠而浦中国公司负责人梁惠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惠而浦终止与国美合作,本质上说明了渠道店大欺客,欺压供应商,通过自己在零售市场的地位提出各种不合理要求。我们选择用脚投票。
同时,梁惠强再次披露国美作为家电零售商如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国美这样的传统渠道,本质其实不是经销,而是一种代销。代销是指品牌把商品给到渠道以后,如果最终没有销售出去,渠道可以退货,甚至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费用等等,没有真正的销售压力。过去这么多年,这已形成了一种行业默认的共识,但是随着整个渠道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代销的模式并不成立”。
当然,梁惠强的上述内容,指出了当前国美电器发展和生存的尴尬症结所在,这是不争的事实。不管是国美、苏宁,还是京东、天猫,如果没有零售卖货的能力,只有经销批发的职能,最终是很难在家电市场上生存和发展下去的。特别是今年以来,很多家电企业在遭遇终端出货不畅后,开始寻求提升终端市场的零售服务能力。
显然,国美电器方面也不会认输。智家电认为,下一步国美电器也会利用舆论公关,同时还会直击要害,不排除会直接终止与格兰仕的合作,要求国美线上线下所有门店撤场格兰仕。当然,不管国美怎么回应和反击,这场商战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都是没有赢家的。
关注智家电(ijiadian):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家电新媒体
国美本来就没剩几个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