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万元,听劝的蔚来在下一盘大棋!

引擎真探 2025-04-20 23:50:30

2025年4月19日,蔚来旗下第三品牌“萤火虫”首款车型以11.98万元的起售价正式上市,比喻售价直降3万,直接杀入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等主流电动小车的腹地。

这款被李斌称为“球最安全小车的产品,究竟是蔚来放下身段拥抱大众市场的诚意之作,还是多品牌战略下的仓促答卷?

用小车撬动万亿市场

在传统认知中,蔚来是30万元以上高端电动车的代名词,但萤火虫的定价堪称一场自我革命。此前锚定15万元的萤火虫饱受诟病。而如今起售价直降3万元如此激进,既是听劝,更是蔚来对市场份额的迫切渴望。

2024年,其第二品牌乐道销量不及预期,主品牌ES6、ET5的实际成交价已下探至25万级市场。萤火虫以高端小车之名杀入12万级战场,既是对蔚来不下30万品牌承诺的微妙突破,也是对活下去的现实妥协。

更值得玩味的是,萤火虫立项之初便瞄准欧洲400万辆的小车市场,而国内130万辆的市场规模仅是其副战场。当欧盟反补贴调查导致出海成本激增,这款“生而全球”的小车,能否在中国找到足够的生存空间?

安全牌与成本账

李斌在发布会上直言:小车不等于不安全,我们要做全球最安全的小车。这一宣言直击消费者对微型车安全性的长期疑虑,却也引发成本与定价矛盾的讨论。

萤火虫标配128Tops算力、24个感知硬件、城市快速路99%覆盖的NOP领航辅助,甚至支持自动泊车,这些配置在12万级市场堪称技术过剩。

但令人玩味的是,其智驾芯片首次放弃英伟达,改用国产地平线方案,这一选择既降低了成本,也为后续的本土化研发埋下伏笔。

不过,安全配置的超标是否意味着其他环节的缩水?萤火虫的车身扭转刚度达到28000N・m/°,远超同级别车型,但420km的CLTC续航却仅配备42.1kWh电池,这意味着其能量密度仅为134.1Wh/kg,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种安全优先的策略,能否在价格敏感型市场获得认可?

用小车反哺高端市场

萤火虫的另一个颠覆性在于支持换电,这是12万级市场首次出现换电车型。蔚来为其定制了集装箱式换电站,单站建设成本约150万元,仅为第三代换电站的一半。这种轻量化换电网络,既能降低部署门槛,又能为后续车型铺路。

更关键的是,萤火虫的换电体系可与主品牌共享,当蔚来在高端市场铺设的1900座换电站向低价车型开放,其“能源护城河”的价值将被重新定义。

但换电模式的可持续性仍是未知数。蔚来换电站单站日均服务量需达到300次才能盈亏平衡,而萤火虫的目标用户群体(日均行驶里程不足50km)能否支撑这一需求?

此外,车电分离方案(BaaS)的推出,将购车门槛进一步降至9.98万元,但电池月租728元的成本,是否会削弱其价格竞争力?

BaaS模式是蔚来的核心战略,2024年其渗透率已达60%,但这一模式正陷入越卖越亏的怪圈。

蔚能电池资产管理公司与蔚来的关联交易金额高达98.5亿元,而蔚来的经营性净现金流为-78.5亿元,其中应收关联方款项达-59.8亿元。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游戏,只是将整车降价的代价转移到表外,若蔚能无法兑付应付账款,蔚来将面临大额坏账风险。

萤火虫的BaaS方案看似诱人,75度电池包的月租从980元降至728元,叠加付4赠1政策,相当于租金打六折,但这直接导致蔚能的毛利率转负。

尤其萤火虫的用户群体对价格敏感度更高,若未来BaaS政策调整,可能引发大规模用户流失。

对蔚来而言,萤火虫的意义远不止于销量。通过低价车型构建庞大的用户网络,其换电生态的价值将呈指数级增长。

当100万辆萤火虫用户接入换电网络,蔚来将掌握新能源时代的能源入口,这或许才是李斌真正的野心。

蔚来的最后一张牌

面对生死局,蔚来的转型充满风险。2024年其累计亏损超800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7%,现金流压力巨大。

萤火虫的低价策略虽能快速上量,但可能透支品牌溢价。当消费者发现蔚来也就值这个价,未来再想涨价将难上加难。还好萤火虫的用户群体与主品牌形成互补,12万级市场的年轻人可能成为未来升级到ET5、ES6的潜在客户。

这种“低价引流+高端盈利”的模式,既是对市场的妥协,也是对未来的豪赌。

这场以小车为支点的战略布局,能否撬动新能源汽车的万亿市场?但在此之前,李斌必须在规模与利润、高端与低价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这比造一辆小车更考验智慧。

0 阅读:34

引擎真探

简介:驷马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