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这是红楼梦中元春省亲,看到大观园后发出的感叹。大观园的景象想必大家都能想象得到,而在多年前的北京有一家久负盛名的顶级夜总会,它的名称也就是来源于元春的这句话——“天上人间”。这家堪比大观园的夜总会在坊间被传为“神话”,“天上人间”四个字也一度成为了财富与特权的代名词

一、天上人间的“前身”
1990年代初期的北京,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动了经济的腾飞,同时也催生了一批又一批借着春风实现了财富自由的人,这些新富新贵阶层渴望在某些领域彰显身份,而他们的需求在当时东三环的长城饭店西侧副楼里得到了满足,那里正是“天上人间”的前身——长泰歌舞厅。
与后来权贵云集的盛景不同,早期的“天上人间”更像是一个混杂着台海风情的“高档餐厅”。老板来自台湾,但是他深知文化包装之道,为了迎合大陆口味,夜总会里内设了各种仿古家具以及水墨屏风,连茶具摆放都有严格的标准,这种刻意营造的“高雅”,与当时北京老式夜总会的喧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当时频繁出入此地的蛇头“王刚”回忆,这家夜总会里的陪酒姑娘多半来自北京的艺术院校,她们谈吐得体、才艺俱佳。她们会陪客人聊天喝酒,但是却坚守底线,碰到有些人相对她们动手动脚,还会被呵斥“这里是首都!”尽管会被吐槽“玩得不尽兴”,但也正是这种清高,成为了吸引新贵们的一大卖点。在那个遍地都是廉价歌舞厅的年代,一个既能炫耀财富又不失体面的场所,完美适配了那些暴富阶层的需求。
高档、尊贵还有姑娘们的清高,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其他声色场所难以达到的充满神秘感的“天上人间”。不过尽管这样,彼时的“天上人间”也只是小有名气,真正让它蜕变,一跃成为京城顶级夜总会的就不得不提一个男人——覃辉。

二、蜕变:从人间到天上
1995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男人大手一挥,用180万美元买下了“天上人间”。不过覃辉当时只是一个铁矿石商人,这笔巨款是其向当时首都机场管理公司的总经理李培英借的,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李培英因为贪污被判处死刑,尽管他被指控的大部分受贿款是来自于覃辉,而这位覃老板却全身而退了,所以江湖上便有了覃辉有深厚背景的传闻,而他“谜”一样的身份也为“天上人间”更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覃辉接手后,先是将在“天上人间”75%的股份分给了自己新注册的一家娱乐公司,而后他就开始对“天上人间”进行了一番彻底改造。他摒弃了传统夜总会的经营模式,引入KTV包房、跪式服务、大提琴演奏等高端元素,还打造了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四大名旦”和“红粉军团”等噱头。

顾名思义,“四大名旦”都是一些身材和容貌都极度出众的女孩,她们谈吐也很优雅,并且号称被送去香港培训过,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不过据内部人称,她们其实也只懂那么一两句,但这并不影响她们的身价,“四大名旦”的陪侍费用高达3000元到5000元,如果碰到特殊邀约则上不封顶。尝到“四大花旦”的甜头后,覃辉又趁热打铁,推出了一支“红粉军团”,同样也是些条件优秀的女孩。覃辉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从来不公开宣传“四大花旦”,而是经由各种地下渠道口口相传,这种方式使得笼罩在“天上人间”上的神秘色彩被无限制地发酵膨胀,激发了无数人对其的想象和渴望,吸引了大量的新富阶层和政商名流。
但覃辉的真正野心不止于此。他深谙“富贵需低调,权钱需隐秘”的规则,于是他决心将夜总会打造成政商资源交易的暗箱。

据《南方周末》报道,这里成为银行行长、政府官员、私企老板的“第二办公室”,白天谈不成的生意,夜晚在此推杯换盏间敲定。郭志辉曾经是一位世界500强IT企业的销售人员,当然,他也是“天上人间”的常客。在他的观察里,那些出没于“天上人间”的人里,大约有10%是来自500强企业,而剩下的大部分人则来自各个政府部门。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不管是谈交易还是交朋友,如果你请他们去“天上人间”,那么就是表达了他极大的“诚意”。覃辉本人也借此编织人脉网,通过贿赂原建行行长张恩照、首都机场原董事长李培英等人,撬动近百亿贷款,为其资本扩张铺路。

“天上人间”是覃辉的“现金奶牛”。据内部人士透露,就算是一个生意冷清的日子,“天上人间”的流水也能达到30多万元,由此推算,年利润至少在2000万到3000万之间,这个数字在那个年代可谓是天文数字也不为过。
在巨额资金的支撑下,“天上人间”成为了覃辉进入资本圈的入场券。借助夜总会积累的资源,他在2003年后开启了疯狂并购:收购香港《成报》、姜昆的“鲲鹏网景”、谭咏麟的“东方魅力”、杨澜的阳光卫视等,成功构建起横跨传媒、影视、通信的“星美系”帝国,风光一时无二。
然而,高调并购的背后也为“天上人间”乃至覃辉的没落买下了伏笔。2005年,覃辉因为卷入张恩照受贿案而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而“天上人间”也在短短5年后被警方查封,彻底沦为历史。

三、“神话”落幕:特权终难敌时代洪流
“天上人间”的转折点发生在2005年,从2005年4月开始,覃辉开始相继被卷入张恩照案和李培英案,无一例外,都是受贿案。随着张李的伏法,覃辉虽然没有被追究什么责任,但他或许是有了某种预感,于是立马便选择隐退蛰伏。覃辉就这样消失在众人视线当中,使得其留下来的“天上人间”更被外界聚焦,而不久后的一桩命案更是将它推上了风口浪尖。

梁海玲是“天上人间”的名人,因为出众的外貌加上超高情商,她在这个风月场所混得如鱼得水,据说很多人为了见她一面都不惜豪掷千金。就是这样一个风光无限的“花魁”却在2005年11月,被人发现死在了某高档别墅内,死状可怖。但奇怪的是,梁海玲家中有价值千万的财物,但凶手并未将其带走,随后警方还搜查出梁海玲生前与很多外省高官都有联系,因此外界推测她的死并不是那么简单。一时间,流言纷纷,有人说梁海玲的死可能和涉黑有关,也有人说她是因为掌握了政客隐私而被灭口。这起案件背后的隐情并不得而知,但肯定和“天上人间”脱不开关系。
不过尽管如此,“天上人间”还是在多次扫黄行动中安然无恙,因此坊间也出现了“有本事查天上人间”的讽刺论调。这个现象直到北京市公安局出现了新任局长才有所转变。
傅政华是一位以刑侦能力著称的“老公安”,在出任北京市公安局局长一职后,他便将矛头指向了长期游离在法律边缘的娱乐场所,而久负盛名的“天上人间”自然就成了他的首要目标。

在新局长的铁血出击下,2010年5月11日,警方突击查封了“天上人间”等4家夜总会,行动前,所有参与警员都关闭了通讯设备,乔装潜入“天上人间”内部取证。当晚,警方带走了118人,共查获557名有偿陪侍人员,扣押了20辆大巴车。
“天上人间”被责令停业,但对于它的最终结局当时也是持不同意见。据一位曾参与公安局查封行动的媒体从业人员回忆,当时“天上人间”被查封时,里面的工作人员都表现得异常冷静,甚至还有保安说:“没事没事,他们一会儿就走了。”这种态度足以证明他们丝毫不害怕后果。但后来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相关节目中说出的一句话,戳破了这些人的幻想:“关停‘天上人间’,与其说是新公安局长的‘上任三把火’,不如说是对某种特权的挑战。”

短短的一句话,蕴含的信息量极大,换句话说,“天上人间”确实有了不得的背景,但是在法治进程当中,他们依旧是抵挡不住时代洪流,最终沦到覆灭的下场。
如今,“天上人间”已经彻底沦为历史,它的传说仍在网络流传,但更多人记住的,或许是那句警醒: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参考资料:
中国网:揭开“天上人间”夜总会神秘真面目
中国网:北京天上人间老板背景深度揭秘
中国知网:【南方周末】“天上人间”声色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