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生态环境局推出“十项禁令”“十项举措”

半岛晨报 2025-04-20 09:36:43

        近日,在大连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会议上,市生态环境局聚焦涉企行政执法“六个一律”主体承诺,部署《规范涉企检查“十项举措”》和《生态环境执法“十项禁令”》,旨在全链条、全过程优化全市的环境执法工作,以更加文明、规范、有温度的环境执法助力“两先区”高质量发展。        “十项举措”规范涉企检查        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在“新春第一会”——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大连市委、市政府重点部署,要求对全市执法体系进行全面规范。对照要求,市生态环境局对生态环境执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进行全面梳理,对检查计划、执法过程、裁量基准等多领域进行分析优化,制定“十项举措”,推动全流程、全方位的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建设。        事前抓源头,强化3项必须。日常检查必须纳入计划管理,全面梳理年度重点任务、专项行动部署、环境管理保障需求以及日常监管要求等,统筹合并检查事项,避免多头重复入企。入企检查必须先批准后开展,针对环境信访等线索类执法任务,未经执法工作负责人批准,不得随意开展检查。执法检查必须先研判后入企,避免盲目检查。        事中强监督,实施2项举措。执法检查任务要明确检查要点和规范要求,对照检查表单“一表通查”,一次进门全部查清。现场检查必须开展全过程记录,检查记录文书全部使用执法终端制作。同时,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执法人员扫码入企,将任务来源、检查内容和检查结果等上报行政执法监督部门。        事后严审慎,落实3项要求。以过罚相当为原则,对轻微违法、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危害后果的企业,依法依规给予企业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对破坏生态环境、威胁生态安全、侵害群众健康的恶性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查办到位。更加注重违法案件的事后整改,及时给予企业整改建议、跟踪企业整改进展、指导企业合规经营,避免一罚了之、罚后不管。        同时,为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确定2项监督措施。对于重大案件全部提交备案,接受监督审查。        “十项禁令”约束执法行为        为进一步加强内部廉政监督,市生态环境局在规范涉企检查“十项举措”的同时,还同步印发了《生态环境执法“十项禁令”》。“十项禁令”的制定,是以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为主线,突出问题导向,梳理检查过程中、办案过程中、政企交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列明十项明令禁止的行为,划清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红线和底线,从严防范执法领域不正之风。“十项禁令”的推行,就是督促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进一步明确工作“红线”,坚守行为“底线”,筑牢依法行政的思想防线,起到预防和制止执法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现象,从严纠治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问题。        为把“十项禁令”贯彻落到实处,市生态环境局各执法单位已实现禁令上墙,既便于每位执法人员时时牢记,严格遵照执行,又能向执法对象展示,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引导行政执法人员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改进工作作风。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苏琳
1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