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叙利亚内战持续多年下,一直下落不明的叙利亚前总统阿萨德,近日终于有了新的动向。
据俄媒报道,并经由观察者网援引,克宫内部消息人士于12月8日透露,阿萨德已携家人悄然抵达莫斯科,寻求政治庇护。这一消息随后得到了美国总统拜登在公开讲话中的间接证实。
此外,俄外交部也披露,阿萨德在撤离叙利亚之前,已与国内各武装力量进行了深入谈判,并达成了和平移交权力的协议。
因此,当反对派武装进入首都大马士革时,几乎未遭遇任何实质性的阻碍。

尽管阿萨德政权的正式倒台标志着叙利亚内战的一个阶段性结束,但叙利亚的动荡局势远未平息。
历经数年的战火洗礼,叙利亚境内的反对派武装势力众多,他们的宗教信仰、政治主张以及背后的域外支持力量各不相同,这使得他们难以在权力交接后实现和平共处。
当前,叙利亚正处于权力真空状态,各方势力都试图在这片混乱中分得一杯羹。
因此,新崛起的“沙姆解放组织”能否像曾经的阿富汗塔利班一样,稳定住叙利亚的局势,仍需时间进一步观察。
叙利亚内政的剧烈变动,无疑将促使在叙利亚拥有重大战略利益的域外大国重新调整其战略部署。

美国已经明确表态,将积极与叙利亚境内的所有团体进行接触,协助完成政治过渡,并继续对极端组织ISIS实施打击。
美国的真实意图或许并不仅限于此。有分析指出,美国将继续支持叙利亚东北部的库尔德武装,这既是为了打击ISIS,也是为了维持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从而方便盗采石油资源,并利用库尔德武装制衡土耳其。
“沙姆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国民军均得到了土耳其的鼎力支持。
一旦他们成为叙利亚新政权的核心力量,美国将不得不警惕这个新政权可能被土耳其用来针对以色列。
毕竟,“沙姆解放组织”的前身是极端宗教组织,其激进程度远超阿萨德政权。
因此,在反对派进入大马士革的当天,以色列空军就发动了空袭,以示警告。

在这场内战中,俄罗斯和伊朗的战略损失尤为惨重。
12月8日,反对派武装已经成功进入塔尔图斯,这里是俄军在海外唯一的海军基地,且地处地中海战略要冲。
有报道称,反对派武装正在对俄军基地发动无人机攻击,而乌克兰情报机构则透露,俄军正在紧急撤出战舰。
一旦俄军无法在叙利亚继续驻军,不仅将失去一个在中东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其对欧洲和非洲的辐射能力也将大幅削弱。
因此,俄罗斯接下来可能会选择支持新的亲俄武装,或者被迫进行战略收缩。
对于伊朗而言,其过去在叙利亚经营的“抵抗之弧”正面临分崩离析的风险。

过去,伊朗可以通过叙利亚与黎巴嫩真主党保持陆上联系通道,但如今阿萨德政权倒台,整个“抵抗之弧”可能会被彻底打断。
这将严重削弱伊朗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影响力。更糟糕的是,随着特朗普即将再次上台执政,伊朗将面临更大的军事压力。此时“抵抗之弧”的崩溃,对伊朗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面对叙利亚局势的再次动荡,我国驻叙利亚大使馆仍然坚守在大马士革,为在叙的中国公民和机构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护。
我国外交部也多次敦促有关方面,确保中方人员和机构的安全。在当前叙利亚乱局中,任何过早下结论的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
新政权能否站稳脚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还需看其能否妥善处理各方利益诉求,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

因此,面对叙利亚的乱局,我们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静观其变。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观察者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