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米 SU7 Ultra 发布时,雷军就反复提醒大家,千万别打那车标的主意,还多次强调抠标违法,为那点金子不值得。可谁能想到,这担心的事儿还是实打实发生了。

3 月 9 日,有网友在街上偶然碰到一辆黄色的小米 SU7 Ultra ,尴尬的是,车标位置光秃秃的,车标已经被抠掉了。此消息一出,瞬间引发网友热议,“首批小米 SU7 Ultra 已有车标被扣” 的话题直接登上热搜 ,大家纷纷表示震惊。雷军之前苦口婆心的劝告,看来还是没能拦住某些人的好奇心和贪念。
小米 SU7 Ultra 的独特车标
最吸睛的还得是它那个 24K 金碳纤维车标。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个车标金光闪闪,和车身的酷炫配色相得益彰,瞬间提升了整车的档次,让人一眼就记住了它。这个车标可不单单是好看,还融合了小米的创新科技与高端品质,是小米汽车迈向高端市场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了众多车迷和消费者津津乐道的话题 。
车标被抠,提炼出 0.3 克黄金
3 月 11 日,一位汽车博主按捺不住好奇心,做出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他直接把自己刚买的小米 SU7 Ultra 车标抠了下来,还大张旗鼓地送去炼金厂提炼。这提炼过程,博主全程记录。高温灼烧、化学药剂提纯,一番操作下来,原本金光闪闪的车标,真就变成了一颗小小的 “小金豆”。最后一称,不多不少,正好 0.3 克黄金。

博主把这段提炼黄金的视频发布到网上后,瞬间引发轩然大波 。网友们炸开了锅,纷纷在评论区留言。有人说:“好家伙,还真能提炼出黄金,这下知道车标含金量了。” 也有人调侃:“一天抠 10 个标,月入 6 万不是梦,走上人生巅峰。” 还有人一本正经地计算,按照当前金价,这 0.3 克黄金也就值 200 来块钱,可官方换个车标要 1710 元,这差价,简直离谱。
雷军早有预警
其实,雷军早就预料到可能会有车标被抠的情况,在多个场合都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在 2 月 12 日的元宵节直播中,雷军就明确表示:“小米 SU7 Ultra 金标真的是 24K 金,镀了 24K 金 ,大家千万别打车标的主意啊,首先这是违法的,上面的金也不值得去违法。” 他还多次强调,车标与车身采用一体化设计 ,抠标不仅会损坏车标,还可能损伤车身的漆面和碳纤维部件,到时候维修费用高达数万元,实在是得不偿失。
小米 REDMI 产品经理胡馨心也发文提醒,小米 SU7 Ultra 车标 24K 金的价值,特别考虑过足够达到盗窃量刑标准,不要惦记抠车标这事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也给大家分析,现在的车都有哨兵模式,建议保持开启状态,能起到一定的防盗作用。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不听劝,非要以身试法,实在让人无奈。
抠车标行为的风险
可能有人觉得,不过是抠个车标,能有多大事儿?可别小瞧了这一行为,它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法律风险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264 条规定,如果车标被他人非法占有,且其价值达到当地盗窃罪立案标准(通常为 1000 元至 3000 元以上 ),行为人就可能构成盗窃罪,面临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要是行为人仅仅是破坏车标,没有带走,但修复费用或损失价值达到 5000 元以上(部分地区标准更低),那就可能构成《刑法》第 275 条规定的故意毁坏财物罪,最高可判 7 年有期徒刑。
就算车标价值没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只要行为构成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9 条,行为人也可能被处 5 - 10 日拘留,并处 500 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 10 - 15 日拘留,并处 1000 元以下罚款 。此外,车主还能依据《民法典》第 1184 条要求行为人赔偿车标更换费用及车辆修复损失,甚至主张因车辆停用导致的间接损失。
举个例子,之前演员李明德酒后踢车门、抠车标、踹掉反光镜,最终就因故意毁坏财物罪被刑事拘留,可见这种行为绝不是小事,千万别心存侥幸 。
二手平台乱象
随着小米 SU7 Ultra 车标的走红,二手平台上出现了不少仿制车标,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这些商家公然在平台上售卖,还声称是 “一比一原厂复刻”“真碳纤维,24k 镀金工艺”,销量居然还不错。

但这种行为明显侵权,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均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哪怕商家声明是 “创意品”“仿制品”,也不能免除侵权责任。从下面的截图就能看到,这些仿制车标在二手平台上公然售卖,堂而皇之地打着小米 SU7 Ultra 的旗号,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网友的反应与玩梗
车标被抠、提炼出黄金这些事儿,在网上掀起了一阵玩梗狂欢。网友们的脑洞大开,各种神评论层出不穷。有人说:“雷军的预言家身份坐实,这 flag 立得真准。” 还有人模仿雷军的口吻调侃:“我说别抠别抠,就是不听,这下好了吧。” 更有甚者,编起了段子:“小米车主出门得自带保镖,不然车标说没就没。”
还有人将小米 SU7 Ultra 和其他豪车对比,说:“劳斯莱斯的车标会飞,小米的车标会‘消失’。” 这些幽默风趣的评论,让整个事件变得更加有趣,也足见网友们对小米 SU7 Ultra 车标的关注 。
事件背后的思考
这一事件背后,反映出的是消费者对独特设计的疯狂追求以及品牌营销的强大影响力 。小米 SU7 Ultra 车标凭借独特设计,成功吸引大众目光,成为品牌营销经典案例,让更多人关注到小米汽车。
从消费者角度看,这种行为展现出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追求个性的心理 。在追求个性化的时代,年轻人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产品,小米 SU7 Ultra 车标正好满足了他们彰显个性、与众不同的需求,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对于小米来说,这一事件虽有些意外,但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热度 。车标被抠、提炼黄金等话题,让小米 SU7 Ultra 持续成为焦点,品牌知名度和关注度大幅提升。不过,这也提醒着小米,在追求独特设计的同时,要加强对产品的保护和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结尾
小米 SU7 Ultra 车标事件从最初的热议,到如今引发一系列思考,让我们看到了新奇设计带来的关注,也暴露了部分人法律意识的淡薄。车标虽小,却牵扯着法律、市场秩序等诸多问题 。希望大家都能多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尊重他人财产,合法合规行事。对于小米 SU7 Ultra 车标,咱们还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就好,理性看待这场由车标引发的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