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吴蓝田:勾引女干部,解放后躲上海当鞋贩,因托弟弟卖房暴露

若润看过去文化 2025-01-10 19:30:57

1947年8月,随着华北地区的解放,一个臭名昭著的名字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曾经叱咤一方、投靠日寇、残害无辜的吴蓝田,带着家眷从滑县仓皇逃亡。

这个曾经担任日军特务团团长的汉奸,残忍杀害抗日英雄的家属,最终却选择隐匿于上海的小巷中,以“徐州鞋匠”的身份度过逃亡生活。

他以为,只要埋头做一个修鞋的普通人,便可以摆脱自己血债累累的过往。

然而,他真的能逃得掉吗?

情感纠葛与道德审判

1936年,郭万善前往延安党校学习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给吴蓝田,让他有机会接替郭万善的位置,成为滑县县委书记。

在吴蓝田的私生活方面,他的婚姻状况十分复杂。尽管他早有婚约,却在成为县委书记后,坚持与原配妻子进行离婚。

在这一过程中,他使用了各种借口来为自己的决定辩解,还巧妙地编织了一系列的理由和谎言,成功地欺骗了滑县的女干部陈克勤。

陈克勤作为一名敬业的干部,原本抱有一份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同志的信任,但在吴蓝田的精心编织的谎言网中,她逐渐陷入了情感的困扰。

在多次的工作交流和私下会面中,吴蓝田总是巧妙地将工作与私事混合,逐步减少陈克勤对他动机的怀疑。

他会在晚上安排一些所谓的“工作讨论”,实际上却更多地涉及两人的私人话题,借此机会增进彼此的感情。

吴蓝田与陈克勤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结婚后不久,他便将目光投向了永年县妇救会的一位王姓女干部。

此时的吴蓝田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开始频繁接触这位女干部,并采取各种手段与她拉近关系。

起初,这些行为尚未引起过多关注,但陈克勤很快察觉到了丈夫的异常。

陈克勤的抗议显然无法阻止吴蓝田,他对家庭的态度变得冷漠,甚至开始在公开场合流露出对王姓女干部的倾慕之情。

陈克勤并未选择隐忍,而是多次与吴蓝田发生激烈争执。这些争执逐渐传到县委内部,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

吴蓝田的行为与身份格格不入,他的私生活问题很快成为群众议论的焦点。

在组织看来,吴蓝田的行为已经触及了党纪,地委领导对他的行为极为不满,决定采取措施对他进行警告和批评。

在地委领导的干预下,吴蓝田表面上承认了错误,并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出一定的收敛。

他返回滑县后,开始进行一些表面的组织工作,发展了一些党员,试图以此挽回形象。

然而,这种改变并未持续太久,他很快再次将精力转向了个人私欲。

吴蓝田以各种借口试图联系那位王姓女干部,还特意安排她来到滑县,以便继续追求。两人甚至不避讳他人目光,公开住在一起。

此时,吴蓝田的行为已经彻底失控。

他的私生活问题不仅破坏了党的纪律,也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更为严重的是,他在与这位女干部交往的同时,还与当地一些土匪势力有所勾连,特别是与滑县臭名昭著的土匪郭十斤走得很近。

无视命令与背叛组织

随着吴蓝田的行为愈发恶劣,组织内部对他的不满逐步加深。他的不负责任和行为失范已经触及了组织的底线。

当组织最终下令要求他归队接受处理时,他选择了消极对抗。

他对命令置若罔闻,不仅没有按时返回组织,反而继续与外部的土匪势力暗中勾结,试图以此作为自己的保护伞。

组织为了挽回局面,对吴蓝田采取了多次劝告和宽大处理的方式,希望他能够迷途知返。

然而,吴蓝田却将组织的宽容视为软弱,他不但拒绝任何形式的悔改,还进一步疏远党组织,与日寇开始暗中接触。

面对可能受到的党内处分,他心生恐惧,选择了彻底背叛,走上了一条不可回头的路。

1940年,吴蓝田主动向日寇投诚。他将党的纪律和革命理想完全抛诸脑后,彻底成为了侵略者的工具。

他向日军透露了大量关于我党冀豫鲁根据地的重要情报,这些信息极大地威胁到了根据地的安全,也对组织的抗战部署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他的投敌行为受到日军的高度重视,日军迅速为他安排了一个所谓的“特务团团长”职位,让他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

汉奸生涯与残暴行为

吴蓝田成为日军特务团团长后,迅速借助日寇提供的权力和武器展开了疯狂的行动。

他利用所掌握的军事情报,对我党在滑县一带的地下组织展开了大规模的清剿。

他将大量抗日武装成员及其家属列入黑名单,并组织手下进行地毯式搜捕。

他将根据地的许多交通线、联络点、物资储备地位置通报给日军,使得敌军能够精准打击我党的重要据点,给抗战局势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吴蓝田在配合日寇的同时,还将个人的仇恨融入到了他的行动中。

他对曾经的战友展开了毫无底线的报复,尤其是针对没有帮助他逃跑的聂元昂,他心中积怨已久。

为了报复聂元昂,吴蓝田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其家人的残忍计划。

他派人抓捕聂元昂的侄子,并在公开场合以极其残酷的手段将其杀害,用以震慑其他抗日分子。

接着,他又绑架了聂元昂的母亲,以此逼迫聂元昂现身。

然而,这些暴行并未达到他的目的,却彻底激怒了当地百姓。

吴蓝田的残暴行径远不止于此。他还带领部队四处烧杀抢掠,对抗日根据地的群众进行报复,更是对无辜村民下手。

许多家庭因他的迫害而家破人亡,滑县一带的村庄被他搅得不得安宁。

他对抗日力量的镇压和对群众的压榨使得他的名声恶臭不堪,许多人对他恨之入骨。

然而,日军却因为他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而对他格外信任,继续赋予他更大的权力。

到了1945年,随着日本战败投降,吴蓝田的汉奸身份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

他深知继续依附日军已无可能,便迅速改变策略,摇身一变,依附国民党,试图借助国民党的保护来掩盖自己的过往。

他打着反共的旗号,以曾任“特务团团长”的身份谋取新的权力。

他利用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的敌视,继续参与打压共产党势力。

然而,对于滑县的百姓来说,他的回归无异于灾难的延续。

吴蓝田重新回到滑县活动时,早已被当地百姓所熟知。

他在抗战期间的所作所为已经让百姓对他厌恶至极,而他的再次出现使人们重新陷入恐惧之中。

百姓在他面前不敢流露分毫的不满,却在背后将他视作祸害。

有人暗中向共产党提供了有关他的情报,表达对其恶行的不满,也有人秘密策划反抗,但碍于他仍握有一定的武装力量,这些反抗迟迟未能实施。

吴蓝田利用国民党的支持,在滑县继续过着飞扬跋扈的生活。

他带着手下肆意妄为,强征百姓的粮食和财物,将滑县的百姓压迫得叫苦连天。

他利用国民党的名义,向群众收取各种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甚至直接没收村民的土地用于自己挥霍。

终获正义的审判与结局

1947年,我党成功解放了华北地区,吴蓝田眼看局势无法逆转,只能带着家眷仓皇逃亡。

他没有选择与国民党部队一同转移,而是试图通过隐匿身份来逃避追捕。

他带着家人先逃到了南京,但南京当时已是国共战场的前沿,局势并不安全。

到达上海后,吴蓝田意识到过去的身份已经无法维持,为了掩盖自己的过往,他精心编造了一个新身份。他自称是来自徐州的鞋匠,以手工修鞋为生。

他的家人也尽量低调生活,不与外界过多接触。这个身份虽然让他暂时逃过了追捕,但修鞋的收入极其微薄,仅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到了1950年,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吴蓝田不得不想办法筹措更多的资金。

他想到自己在北京还有一处房产,便决定将其卖掉以获取资金。

然而,他本人不敢暴露身份,也不方便亲自处理这笔交易,于是他委托自己的弟弟代为办理。

然而,这件事情很快遇到了困难。

当时,弟弟因参军无暇顾及,便将这一事务交给了表哥代为处理。

表哥与吴蓝田并无深厚关系,只是基于亲戚情谊才接受了委托。

这笔房产交易一直拖延了多年。直到1956年,表哥才终于将房产处理完毕。

然而,由于不清楚吴蓝田的真实身份,他并未将房产交易的款项直接交给吴蓝田本人,而是通过信件联系,希望找到吴蓝田的弟弟将钱转交。

由于当时已经与弟弟失联,表哥的信件最终被寄到了吴蓝田的老家——河南滑县。

滑县的邮局接到这封信后,很快引起了负责吴蓝田案专案组的注意。

信件中提到了一个名为“虞”的户主,这让专案组的成员产生了警觉。

尽管信件内容本身并没有直接提到吴蓝田,但“虞”这个姓氏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通过进一步调查,专案组发现了与吴蓝田有关的线索,最终顺藤摸瓜,锁定了他藏匿的地点。

1956年9月,专案组在上海展开了行动。

经过多方排查,他们终于在一间不起眼的小鞋铺中找到了吴蓝田。

他被当场逮捕,并迅速押解回河南滑县接受审判。

1957年3月20日,吴蓝田在公众的注视下被公开处决,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参考资料:[1]羊夏.汉奸吴蓝田[J].各界,2019,0(1):36-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