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与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讨会在京举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25 23:40:57

4月2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三周年之日,守正创新与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黄一兵,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二级巡视员马建通;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教授顾海良,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壮海,求是杂志社原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宇,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艾四林;来自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以及重点城市、重大区域所在地方党校代表出席。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党委常委朱信凯、郑水泉、何力、王易、冯仕政、支晓强出席研讨会。林尚立主持。

会上,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揭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战略联盟成立。

李君如、顾海良、黄一兵、崔士鑫、甄占民、张东刚、林尚立共同揭牌。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依托哲学院建设,旨在深入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化“两个结合”,深刻阐明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开放式思想体系。

《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依托经济学院升级建设,旨在促进《资本论》研究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度融合,分析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旨在高质量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建设,围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聚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张东刚、林尚立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陈柳裕,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副校长马郁葱,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齐志清,中共延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宇梁,正定县政协副主席、中共正定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齐顽强共同启动联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战略联盟由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以及重点城市、重大区域所在地方党校组织发起,以学习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大实践问题,凝聚校地合力,共享学术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溯源研究和实践总结。

张东刚在致辞中强调,中国人民大学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举全校之力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一号工程”,坚持“一个根本”,把握“两个结合”,深化“三大体系”,答好“四个之问”,团结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甄占民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就在于以一系列相互贯通、富于创造、具有丰厚学理性的思想观点,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必须把握好贯穿其中的“魂脉”和“根脉”,在“两个结合”中找准研究阐释立足点和着力点,聚焦核心性概念、标识性命题和原创性成果,稳定持续地推进有组织科研,坚持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

黄一兵指出,守正创新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推动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新征程上,坚持守正创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是一项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工程,也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需要凝心聚力,共同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的广度和深度。

林尚立在主持时指出,新征程上,学校将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奋力打造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高地,期待携手各方,不断为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贡献好成果、展现新作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理论支撑、强大发展动力。

李君如、顾海良、沈壮海、张宇、艾四林先后作主旨发言。李君如表示,新时代理论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端正学风、改进文风。要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增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

顾海良指出,高校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课程教材体系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贯穿于课程教材体系整体及各门课程之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发展历程和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有机结合。

沈壮海表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在“总和”中、于“源头”处共同着力,既要广采众长,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加快推进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建设有根脉的、有源头活水与无限生机活力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张宇表示,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回答了坚持发展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课题,明确了其理论意义、重大原则、基本原理、逻辑主线和普遍价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艾四林表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具有三重内在逻辑,一是深入探究党的创新理论对真善美的追求;二是讲好体系化、学理化与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联系;三是超越传统主体性理论的自闭性、排他性和扩张性,构建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中国自主主体性理论。

当天下午,“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振兴”三个分论坛同步举行。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晓琰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