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有世袭一等伯,子孙因功又获一等伯,那么最终的爵位是什么?

历史温度啊 2024-12-23 06:04:46

祖上是伯,儿子也是伯,最后的爵位竟然还能更高?

清朝的贵族体系向来复杂,尤其是那些因功封爵的家庭,爵位的传承和累积更是满是玄机。有人说,大清的爵位传承就像一场精密的算术题,稍不留神就可能算错。

有一个读者曾提问如果父亲是世袭一等伯,儿子又凭战功封了一等伯,父亲去世后,儿子的爵位该怎么算?这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为什么会这样呢?

清代的爵位体系,不只是个“世袭罔替”的封号那么简单。

那些异姓功臣的爵位,得来不易,传承也讲究门道。每一级爵位,都和“云骑尉”这个单位挂钩。

换句话说,爵位的高低,得用“云骑尉”堆出来。可真要说起来,这“云骑尉”又是个什么玩意?大人听到这里,脑子里都只剩下一个字乱。

清代的异姓世爵分九级,从最低的恩骑尉到最高的一等公,往上每晋一级,都得积攒足够的“云骑尉”。从骑都尉晋升到轻车都尉,得多加一个云骑尉;从一等轻车都尉升到男爵,五个云骑尉才够。

至于一等伯,就更复杂了,需要整整九个云骑尉才能凑齐。听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了,既然爵位是靠“云骑尉”攒出来的,那父子俩的爵位还能合并?答案是,可以,而且非常划算。

假设父亲的世袭一等伯是由九个云骑尉堆起来的,儿子凭军功又封了一个一等伯,这就意味着儿子手里有两个九云骑尉的“筹码”。按照清朝的规矩,这两个爵位完全可以合并。

合并之后怎么办?继续往上升!九加九,等于十八个云骑尉,这个数字,已经足够儿子直接晋升到二等侯的级别。更厉害的是,如果这位儿子再立下什么大功劳,还能借着这十八云骑尉的基础,继续往上堆,目标直指一等公。

不过,听起来简单的事情,在清朝却并不常见。为什么?因为“合爵”这种操作有个前提条件必须是独子。

如果家里兄弟多,爵位的承袭往往会分开,由无爵的子孙另行承袭祖上的爵位。而独子承袭父亲的爵位后,又因军功自带一份新的爵位,这才有可能发生“合爵”的情况。

换句话说,这种“父子合爵”的事,在清朝的贵族圈里,算是少之又少的例外。

但话说回来,清朝的爵位制度虽然精密,却也并非一成不变。

爵位的承袭次数是有限的。世袭一等伯可以传十八代,轻车都尉传六代,云骑尉更是只能传一次。

这意味着,哪怕是显赫一时的大族,传个几代之后,也难免走向衰落。唯一的例外,是那些被允许“世袭罔替”的爵位。

这样的家族,才真正算是封号永存。这样的恩宠,往往只会落在少数显赫家族身上,普通人根本想都别想。

清朝的爵位传承,也有严苛的惩戒机制。如果承袭爵位的人犯了重大罪行,尤其是侵吞钱粮这样的事,一旦被查实,爵位会被直接剥夺,甚至终身不得恢复。

对于那些因功封爵的家族这种风险无疑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清代的历史中,类似的“爵位合并”案例并不多见,但每一次都足够引人注目。

这不仅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更是一个家族兴衰的写照。有人说,清朝的爵位传承,就像是一场代代相传的接力赛,需要每一代人都不掉链子。

而那些能够“合爵”的家族,无疑是这场接力赛中的佼佼者。

写到这里,不禁让人感慨,清朝的贵族制度看似复杂,却也在无形中体现了它的公平原则——功劳有多大,爵位就有多高,传承有多远。

有人说,这种制度虽然严苛,却让那些真正有功之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而那些因罪失爵的家族,也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了。

6 阅读:4462
评论列表
  • Robin 15
    2025-01-02 19:54

    曾剃头拼死打进天京,鞑皇的打进天京可封王的话言犹在耳转身就成空。

  • 2025-01-17 12:03

    1+1=2,封二等伯[得瑟]

  • 入梦 11
    2025-02-12 07:28

    清朝外姓爵位再高,也要站在不入八分辅国公后面。

  • 2024-12-23 17:53

    系统,叮的一声,合成2星伯伯?

    大杀四方 回复:
    合成失败,两个都碎了[笑着哭]
  • 2024-12-24 14:38

    清朝爵位公平!?你说的我差点就信了![吃瓜]

    闪闪亮 回复:
    相对而言
    丁先生 回复: 闪闪亮
    说说相对哪些而言?
  • 2025-01-20 23:08

    还是看皇帝的心思。如果皇帝好感度高。随便干点差就能晋级爵位了。像傅恒那种就是三级跳。二十多岁就当上军机大臣。爵位更是一等公爵。但是到了嘉庆帝。傅恒家就不行了。新皇帝对他没感情了。

  • 2025-01-19 10:17

    若获一等伯的不是嫡长子,嫡长子拿家传的一等伯,这样家里两个一等伯。若是嫡长子,世袭的坑定留给自己,另一个看帝王的意思了。

  • 2025-02-28 12:00

    荣国府和宁国府合并一下不得封王!

  • 2025-01-03 14:54

    曾国藩对清室有再造之功只封个一等猴确实有失体面!

  • 2025-01-04 00:05

    我上一年级时老师说:1+1=2

  • 2025-03-24 23:30

    加封为“二百五”吧![笑着哭]

  • 还是一等伯, 想跨越伯爵与侯爵的界限比你从平民升到伯爵都难 侯爵是国家的主人 是有股份的 伯爵顶多算是高级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