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孟子●公孙丑上》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个种田的人,性子很急。他把禾苗裁下去后,就恨不得一下子生长成熟。他到田边去看,总嫌禾苗长得太慢,今天去看,觉得没有长,明天去看,还是觉得没有长。有一天,他走到田边, 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 “你们长得这么慢,还是让我来帮你们长大吧!”说着就卷起裤脚跳进田里,把每棵禾苗都拔高一点。待他拔完之后,已累得腰酸背痛。他拖着疲倦的身子走回家去,气喘吁吁地对家里的人说:“我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就忙跑到田边去看,一看不禁大吃-惊:“禾苗全枯槁了! ”这件事很快传了出去,人们议论纷纷,指出这种作法是愚蠢的:“助苗长者,摳苗者也一非徒无益, 而又害之。”意思是: 这种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作法,对禾苗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害。
后来人们把“助苗长者,揠苗者也”概括为“揠苗助长”用来比喻急于求成,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反而把事情弄糟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