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最近举办的AI峰会可谓备受瞩目,参会嘉宾名单已初步敲定,其中自然包括了中方,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英国给中国发来的邀请函似乎只有一半的诚意。
今年6月,英国首相苏纳克宣布,将于11月初主持首届AI安全峰会,旨在探讨AI对人类社会带来的风险、未来发展趋势和应对方法等问题。英方表示,如果首届峰会取得成功,将成为定期举办的国际盛事,由不同国家轮流主办。
这场峰会将历时两天,与会的国家领导人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以及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等,中国领导人也在邀请名单中。然而,最令人瞩目的是,近期英国媒体披露,苏纳克正考虑禁止中国代表全程参加会议,也就是说,中国代表可能只被允许参加峰会的第一天。
这一决定对中方来说无疑是有失礼仪的,而苏纳克之所以作出这一决定,主要受其内部政治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英国举办AI峰会的目的之一是要展示自己“脱欧”后仍具备国际影响力和领导地位,峰会能否召集到业界的“大佬”成为评判标准之一。根据英国今年6月发布的全球AI指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综合实力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因此中国在此次峰会中的地位不可小觑。
然而,另一方面,邀请中国参会也遭到了多方反对,尤其是日本。据报道,苏纳克表达邀请中国参会意愿后,日本坚决反对,并提议设立“准入门槛”,只允许G7等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和组织的领导人出席。
总的来说,英国AI峰会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国际盛会,但中国的缺席将损害英国自身的利益。
中方缺席,打的将是“英国的脸”英国在“脱欧”后国际地位已经下降,如果中国不参会,那么英国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将无从谈起,将面临公开的失策,而这一损失可能将无法弥补。
与其遗憾缺席,不如寻求合作与发展,因为在AI领域,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英国在经济不景气、AI领域投资不足的情况下,与中国合作成为必然之选。毕竟,AI的发展需要大规模的数据支持,而相对于英国的6700万人口,中国的14亿人口显然更具优势。
总之,英国应慎重考虑其对中国的态度,以确保不会因失去中国的合作而损害自身利益。与中国共同探讨AI的未来,才是英国真正需要的。
什么叫“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