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可能万万没想到,军训,这个向来属于学生的传统项目,竟然也落到了自己头上。
据多家媒体报道和多地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官微推送显示,今年暑假期间,浙江、广东、山东、陕西、河南、河北等多地的多所学校都开展了教师军训,涉及幼儿园、中小学、职校等多个类别学校。
部分地方和学校仅要求新入职教师参与,也有少数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军训时间在半天到一周不等;军训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普遍都是要求教师身着统一服装,进行站军姿、正步走等训练,有的还包括跑步、徒步等体能训练;从训练环境来看,有的是在室内举行,有的是在室外,更甚者组织了21公里徒步,连61岁的老师也都参加了。

图源:河北青年报@保定晚8点

图源:德清教育官微
对于组织教师军训的目的,各地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宣传报道中普遍用到了“纪律”“磨炼”“意志”“作风”等关键词。比如,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在今年8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新入职教师军训活动,而此举旨在“锤炼过硬作风和意志品质。”
不过,从社交媒体的反应来看,参加过军训的一线教师们对此普遍不买账,还有没参加的表示“瑟瑟发抖”,唯恐避之不及。
从最终结果来看,组织者似乎是好心一片,但参加者普遍不买账。基于这样的错位,是否有必要开展军训就很值得追问和深思。
至少,对于组织者而言,有三个基本问题需要回答——
第一:组织教师参加军训是否有规可依?
为什么学生需要“军训”?这是基本的国防教育,在国防法、教育法、兵役法等多个法规当中,均有规可依,且必须完成。
以高中生为例,根据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修订的《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要求,高中阶段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包括基本军事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两部分,教学时间7至14天,总计不得少于7天共56课时。
但是,军训对于教师们来说,是否也是必须完成的呢?至少从目前来看,并无强制规定。
既然没有国家或者主管部门的权威规定,类似活动该不该举行,就应该有规范的决议过程。并且,不应该由某个人、某个部门拍脑门决定,而是应该多听取和尊重教师们的意见。但从教师们的吐槽来看,是否参与军训老师们说了并不算,很多学校甚至要求“没有正当理由不准请假”。
第二:组织教师军训是否取得了正向效果?
从媒体报道和各地披露信息来看,教师们参加军训的时间普遍在开学前。但一个常识是,在开学前,老师们原本就面临繁重的教学准备工作,如果是班主任,还涉及部分需要前置的班级管理工作,此时若还要抽出时间和精力进行军训,会不会影响本职工作呢?
从社交媒体上教师们的反馈来看,这个担忧并非毫无道理。有老师就表示,军训完身心俱疲,备课进度都受到了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军训是否违背了给老师们减负的要求呢?
另一方面,在酷暑下进行训练,教师也难以进行“形象管理”,体力不支、精神涣散,看起来“不修边幅”。这样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被网民戏谑、娱乐,做成表情包,其中也不乏有这些教师的学生。
教师军训是不是达到了磨砺意志、严明纪律的目的暂且不论,但对于教师的职业形象和日后管理工作恐怕是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第三:通过军训是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尤其在“双减”之后,如何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才是教师们的工作重点。
说到底,教育要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专业化程度高的高质量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培训理应围绕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等专业向展开,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为目标。军训到底提高了教师们的哪些专业化能力,这个问题,至少目前是个问号。
如果以上问题都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那么组织教师进行军训的必要性,显然就值得商榷。
提议的领导有没有参加?如果一起参加了我就没意见[doge]
61岁不是退休了吗?
馊主意[点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