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教师这个职业,很多人都会觉得“很舒服”,因为大家看到的是教师的寒暑假和每天只上几节课的工作量,大家不知道背后的辛苦。所以现在报名参加教师编制考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很多人觉得考上了教师编制就可以快乐地享受生活了,其实这完全是对教师职业的误解。
1)
教师的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有些高校毕业生没有深入了解教师这个职业,盲目报名参考,结果好不容易考上了教师岗位,干了没多久就想辞职走人。
前不久还有一位年轻人在网上抱怨,说自己刚从学校辞职,不再当教师了,因为教师太辛苦了,卷得又特别厉害,自己干了一年,适应不了那个节奏,干脆换个工作。
应该讲,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很累,也很苦,这种苦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身体上很苦
一堂课45分钟,教师起码要讲30分钟。如果一天三四节课,那就意味着要讲两个小时,这还不算课后跟学生谈心、跟同事交流的时间。如果把这些算上,中小学教师每天可能要说四五个小时的话。
可能有人会讲,农村大妈聊天,每天都能聊四五个小时,教师每天说四五个小时的话有什么大不了的。大家要知道,教师上课讲话跟农村大妈聊天不是一个概念。上课讲话要大声讲,如果是纪律不好的班级,嗓门要更大,一堂课下来嗓子都哑了。这种强度的讲话普通人经历一次两次就觉得难受,而教师天天都这样。
另外,用粉笔在黑板上的写字,天天吃灰,肺容易出问题;每天批改大量作业,伏案工作,颈椎容易出问题。所以不少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都有咽炎,而且肺不好、颈椎也经常不舒服。
其次,工作上很苦
教师的工作量绝不仅仅是每天上的那三四节课。在课前,教师要备课,做学情分析;在课后,教师要批改作业,为部分学生答疑。周末和寒暑假时间,教师要撰写论文、参加线上线下培训和课题研究、准备优质课大赛。
如果是班主任就更辛苦了,小城市的中学班主任,通常是早上七点之前到校,中午十二点放学回家吃饭,下午两点之前到校,然后一直工作到傍晚六七点,白天工作时间普遍在十小时左右。遇到突发情况,班主任下班时间会更晚。要是寄宿制学校,班主任晚上也要在学校值班,基本没有时间照料自己的家庭。
第三,心理上很苦
现在学生卷,教师也卷。期末考试、期中考试,乃至平时的月考、周考,学校或者年级组都会把各班的学生成绩拿出来作对比。成绩好的班级,相关学科授课教师会被表扬;成绩不好的班级,相关学科授课教师就要公开接受批评,甚至会被校领导约谈。
当然,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仅来自平时的教育教学,也来自个人的晋级晋升。很多中小学高等级岗位数量少,一线教师就算很努力也没有多少晋级的机会,情绪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2)
鉴于此,我们应该允许教师抱怨,不要搞道德绑架。事实上,抱怨工作、抱怨生活,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这跟“不好好工作”是两码事。许多教师在发泄完负面情绪之后,马上就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对那些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而言,应该在选择职业之前认真了解一下教师这个行业,在了解的基础上做决定,不然到时候会接受不了的。
而作为在职教师,必须要接受现实,要直面身体、工作和心理等方方面面的苦,要去适应这种环境和节奏,该卷的就卷起来。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挖掘教师职业的“内在美”,在教育教学中积累成就感,让自己的内心更丰富,以维持工作的动力。
不过,寻找成就感的过程很漫长,我们要有耐心和爱心,要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当自己带的学生渐渐成才,我们的成就感就会越来越多。
简而言之,教师也是普通人,他们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会吐槽,大家就不要站在所谓的“道德高地”指责他们了。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在中小学任教的朋友吗?他们辛不辛苦?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这个算比较中肯的,我就是老师,刚带了一届毕业班,寄宿制学校,每天早上6点左右坚持到晚上9点半,吃饭1个半小时,其余时间基本是工作状态。这个秋季没带班,伤到身体了,需要恢复一阵子,每周三个班20节课,不算备课、改作业、校务等等事情,这已经算是能有时间休息了。
课堂上的那点东西最多占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新入职的教师会不习惯。抗压能力差的是真的会辞职。
支教的才是真老师 应该大力提高这些愿意付出的老师 城市里的苦也是应该的 你的收获不少了
什么职业都别捧,也别歧视[呲牙笑]做到就事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