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们都习惯了几天一核酸、进门扫码,看到大街上有大白拿棉签就习惯性地排个队,要是排队人少还有捡到便宜的庆幸,出差前先查往返防疫政策,途径高风险地区还要看有没有被弹窗……
这些曾经出行的“仪式”,都已经变成过去式了。
“新十条”后,重心从主动的“防”转向被动的“治”,实质逻辑是靠“自我防护——疫苗免疫——非重症者身体抵抗——基层医疗——重症治疗”这样的多道屏障和缓冲,最终实现群体免疫,疫情防控已经进入“自”治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非必要不做核酸后,大家做核酸的需求减少了,核酸检测点也变少了,最近老是听到身边有人问:“在哪可以做核酸?哪里可以做黄码?核酸队伍好长啊,担心有风险?”等各种问题,于是我去附近的两个核酸检测点实地打探了一番。
早上八点半左右,我乘车去到了海尔路上的康心医院,下车过后,就看到了一块告示牌写着:这里不做红码和弹窗,只做黄码和绿码!黄码、绿码也是在左右两边分开做!
我先在做绿码这边观察,绿码又分“混检和单检”两个通道,混检免费,一管十人,采样时间是9点到12点,下午2点到7点;单检是25块钱一个人,时间是8点到24点。
接着到了核酸采集现场。
嗯?网上不是说排长龙吗?为啥子这点的人愣个少!人员排队也几乎间隔2米,看上去还是相对比较安心地。
再往前走,单检通道的人更少,我去的时候只有一个人在做,离混检人群也间隔了几米。而且这边检测时间可以到晚上24点,也方便了很多上班族。
另一边的黄码通道,目前也是一个人都没有,是24小时的采样点,如果身边做核酸检测不方便或者排队很打挤的可以来这点看看。
无论是单检还是混检、无论是黄码还是绿码,整体来说,这里都不打挤,报告时间是24小时内,不能使用身份证,必须要渝康码才得行!没有渝康码的老年人还需要家属先提前申请才可以。
紧接着,我又前往下一个核酸检测地,西南医院江北院区。这里做核酸是早上9点开始,9:08分到达的时候,核酸检测队伍已排场了长龙!
大致数了一下,检测时间才开始8分钟等候的群众大约就有近一百人了,沿着马路七拐八拐站了一长排,而且队伍还在加长中。
这里除了可以做绿码黄码外,还可以做弹窗,如果匀一部分绿码和黄码出来到别的地方做检测的话,这边人就会少很多了,这里统一只做单采。
现在是非必要不做核酸的时候,相信在这个时候还来做核酸的大多也是迫不得已,起初复工阶段有些单位是必须要阴性证明才能返岗;后面有些人开始不舒服,个别单位是要求必须有医生开具的证明才能请假;还有些是为了进医院才做的。
和朋友们聊天得知,有些公司是抗原阳了就可以直接回家工作,不扣工资;有些是可以请病假,但必须出示医生开的病假条;有些不发烧没有什么症状的,公司也同意他们去上班,他们自己也表示不想请假不想扣钱,毕竟要生活,还有房贷车贷等着。
这里接收发热患者,如果是普通就诊,需要出具48小时的核酸阴性;如果是需要摘掉口罩的特殊检查患者,需要提供24小时内的阴性报告;病危重症患者可以直接前往急诊科。站在远处观察医院门口,还是有不少人进出,如果是发热患者就有专门的医护人员带领过去。
据我去了医院的朋友反馈,她感染后比较恼火,咳得很,痰太多了,她觉得肺部感染了,只有冒死去医院,然后她说医院去看病的全是阳,她前面排了三十几个人,下午两点多就去了,快五点还没排拢。如果只是轻症或无症状的朋友,不要过度恐慌,也不要一窝蜂跑去医院,避免医疗挤兑。
在外出的路上,发现每个药店门口都堆满了人,药房门口有两堵墙,一是为了把人隔开用桌子围成的矮墙,上面摆满了抗疫相关物品,比如酒精、口罩、免洗消毒液等;二是来药房买药的人墙。
坐在公交车上放眼望去,各个药房门口也都是门庭若市,上一个月出现这种现象的还是超市。
尤其是上了官媒报道的药,或者大家口口相传的那些替代品等,都逐一被买空。现在大家都太紧张了,症状还没有,药囤了一大堆。像莲花清瘟和布洛芬这哈肯定是想都不想了,周边的城市也基本也售空,同事女朋友阳了还是托远在云南的亲戚给买了布洛芬寄过来的。
很多人对新冠还有恐惧,加上看到身边人在抢药,更容易引起紧张,不少人发现身体不适了就各种吃药,楼主还在论坛里看见有网友分享自己体温升高后,就把退烧感冒药逐个吃了(感康,新康泰克,螺旋霉素,连花清瘟,九味羌活丸)结果出现幻视幻听!搞得自己那两天简直就像个神经病样,活在自己创造的空间里!到医院看过后可能是药物中毒了,所以说不要乱吃药。
最后我在附近诊所观望了下,诊所这几天也是人爆多,来诊所看诊已经不需要健康码也不需要核酸证明了,比起去医院的麻烦,很多人选择去诊所。
还是上午,但诊所门口却也排起了长龙。大多以中老年居多,年轻人偏少,排队队伍大家都特意保持了距离。
飞速路过,晃一眼,诊所里面的人比外面更多。
出于安全考虑我就没进去了,问刚去过诊所的邻居要了内部照片,好多人都已经打起了吊瓶了,病床上老人一排排躺着,身边均有一名看护,中年人大多自己坐在那儿输液。
最近两天,诊所的医生实在太忙了,医院也可想而知。据邻居说,诊所的医生耳朵都是红的,眼睛都是肿的,看起自己都很不舒服还要给那么多人看病,以前每次都笑嘻嘻一脸慈祥的给人看病,这两天是她这几年唯一一次没看到医生笑脸的。
诊所的护士们也忙到飞起,年轻一点的大多选择开药回家吃,身体素质差一点的只好来输液,输液的位置现在排一个小时都不一定排得上。
目前我们还处在过渡期当中,社会面还存在病毒,我们做好个人防护是非常必要的,其次都说现在是拼抵抗力的时候,所以我们要保证健康的饮食、多锻炼、休息好都很重要,最后愿我们共克时艰,平安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