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软科2023年全国民办高校排名公布。
其中,吉林外国语大学全国排名第一!
当然,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不过,很多人又想起了校长秦河曾经提过,要把这所学校捐献出去!
那么,什么时候捐献呢?
秦和
如今,吉林外国语大学取得的成绩与秦和密不可分。
秦和是满族,1963年9月生,山东阳谷人。
资料显示,秦和在16岁的时候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6岁读书,能够上大学也要在18岁,说明秦和两次跳级,学习能力非常强。大学毕业后,秦和成为一名外语教师。23岁,秦和攻读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25岁,秦和被选送到联合国译训部受训,被派到亚洲银行办公室工作。
1995年,秦和32岁,已经工作12年。就在那年,秦和筹资250万元创办了吉林省华侨外国语专修学院,第一批招生只有247人。1996年,秦和建起了属于自己的校舍,华侨学院初具规模;1997年,筹资兴建学生宿舍,同年外院的自考及格率在全省同类学校里名列前茅;1998年,华侨外院被评为国家学历考试试点单位;1999年,又筹巨资兴建了教学楼、外教公寓、大食堂等,学院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并于当年成为吉林省第一所纳入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民办普通高校。2002年,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批准联合试办本科教育,2003年升格为本科。
随着学校名气不断提升,秦和终于在2018年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就在那一年,学校被更名为吉林外国语大学,此后各种荣誉不断,人气飙升。
吉林外国语大学
如今,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只有吉林外国语大学有”大学“字样,其他的都是学院,这从软科最新的民办高校排行榜中就能看出来。
当然,从华侨外院更名为吉林外国语大学,除了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因素,不少人认为秦和在2006年做的一件事关联很大,就是当年秦和说要把学校捐献给社会。
吉林外国语大学的官方网站是这样记载的。
官网记载
官网上说,2006年通过司法公正,将学校所有资产全部捐献给社会,在宣传片中也明确提到“全国唯一非营利性办学试点高校”。
有人针对这样的记载发出质疑,认为是语焉不详。为啥呢?文中提到的“捐献给社会”,社会是谁呢?是哪一级的政府,还是公益组织?什么时候捐献呢?
当然,这些在公开的报道中,我们找不到答案。
吉林外国语大学
还有认为,既然宣称是“全国唯一非营利性办学试点高校”,为啥学费要比公立学校高出好几倍呢?当然,每日汉字认为这所学校没有政府的投入,全靠学费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营,学费高一些也实属正常,期盼把未来捐给社会的时候,学费能够降下来。
【作者:每日汉字】
什么水平啊!连非营利机构都没搞懂!贵的离谱的莆田系医院都是非营利机构,它们也不收费?某某医院有限公司,是营利组织,它可以上市可以分红。某某民营医院,可能就是非营利组织, 它不能给股东分红,但股东可以通过拿工资等方式赚钱。
仰恩大学来了
[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老板挣够钱就捐。
教育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