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写字楼外总有股香辣味儿,勾得人挪不动脚。加班到深夜的老张熟门熟路地掀开塑料门帘,喊道:“老板,跟以前一样!” 紧接着,不锈钢盆碰撞的声音传来,鸭血、藕片、油面筋在红油汤底里翻滚,热气一下子模糊了眼镜片。这,大概就是咱们打工人之间心照不宣的深夜暗号。
你们可能想不到,这又麻又辣又鲜又香的麻辣烫,竟然起源于长江边上的船工。一百多年前,四川乐山的纤夫们把捡到的野菜和河鲜扔进瓦罐里,再浇上花椒和辣椒,煮熟后一尝,味道居然特别好,就这样,一道平民美食诞生了。现在,街边小店支起蜂窝煤炉子,二十多种食材随便选,六块钱起称。不管你是穿着西装的白领,还是蹬三轮的大爷,在这口冒着热气的大锅前,大家都是一样的食客。
为啥大家这么爱吃麻辣烫呢?其实就是图个自在。想吃素的,煮点青菜豆腐;想吃肉,来点儿肥牛毛肚也没问题。口味重的就多加点辣油,养生的可以选菌汤锅底。成都姑娘能把莴笋尖烫得脆嫩可口,东北大哥吃的时候一定要配上两大勺麻酱。北京胡同口有一家开了十五年的老杨麻辣烫,老顾客们都清楚彼此的口味,“3号桌不要香菜”“5号桌多放蒜泥”,热闹得就像一部生活纪录片。
话说回来,这红彤彤的汤底可大有讲究。讲究的店家会用牛骨和鸡架熬制高汤,用郫县豆瓣炒出红油,再撒上汉源贡椒。重庆解放碑有一家不起眼的小馆子,老板每天都要花四个小时熬汤底,食客们宁愿排队,也要喝上第一锅鲜。我有次碰到一个上海阿姨,她特别相信麻辣烫汤能治感冒,一边擤鼻涕一边把汤喝得一滴不剩。
现在的麻辣烫,早就不是以前大家印象里那种只属于穷人的食物了。年轻人玩出了各种新花样,把芝士年糕放进四川辣锅里,用泰式冬阴功汤底涮潮汕牛肉丸,就连正在减肥的人,都研究出了魔芋结配番茄汤的吃法。杭州有一家网红店,把麻辣烫摆成九宫格火锅的样子,精致得很,大家去那儿吃饭,拍照发朋友圈比吃东西本身还重要。
最后再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下次吃麻辣烫的时候,先喝一口清汤,尝尝食材本来的味道;特别能吃辣的朋友,记得准备一杯酸奶解解辣;学生朋友们,别光挑便宜的土豆片,加点鹌鹑蛋补充补充蛋白质。至于那些说麻辣烫不健康的人,人生在世,不就图个吃得痛快、热热闹闹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