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撒谎说去当铁匠,当兵20多年成司令,回家母亲给了他一巴掌

谭子涵啊 2025-01-25 20:31:07

那个年代的军人总是带着朴实的笑容,像贺健将军这样的开国将领更是如此,他们有着独特的精神世界,既有着对革命的忠诚,又有着对亲人的思念,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特殊的历史画卷。

贺健原本在家里是个被宠坏的孩子,家里两个哥哥都很照顾他,可是他心里总想着要为国家做点什么,于是就想了个学打铁的借口离开了家,其实是去当兵了。

那时候的农村孩子大多没见过什么世面,贺健也不例外,可他心里却装着大志向,觉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想法在当时的年轻人中并不多见。

家里人都以为他是去学手艺,谁知道这一走就是二十年,母亲天天在村口望着,盼着儿子能早点回来,可是战火纷飞的年代,哪有那么容易。

参军第三天就打了胜仗,这让贺健更加坚定了从军的决心,他觉得自己找对了人生的方向,虽然枪林弹雨很危险,但是为了理想,值得。

部队里的生活并不轻松,每天要训练要打仗,但贺健从来没有喊过苦,他觉得这比在家里被人宠着强多了,至少能为国家做点事情。

战友们都说他是个好样的,打仗勇敢,平时也爱帮助人,这样的性格让他在部队里很快就得到了认可,也为他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有时候晚上躺在营房里,贺健会想起家里的母亲,心里有愧疚,但更多的是对革命事业的向往,这种复杂的心情只有他自己知道。

部队首长看他表现好,就让他当了通讯员,这是他军旅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从此开始接触更多的军事工作。

1931年,贺健成了徐向前的警卫员,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要随时准备用生命保护首长的安全,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在潢光战役中,贺健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手榴弹,虽然自己差点受伤,但是保护了首长的安全,这种忠诚让人感动。

首长对他很信任,经常带着他出入险境,贺健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每次都完成任务,从不退缩。

警卫员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处处都是考验,要随时保持警惕,还要照顾好首长的生活起居,贺健都做得很好。

这段经历让贺健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军事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人,这对他后来的发展很有帮助。

战场上的每一天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但贺健从来没有害怕过,他觉得能保护首长就是最大的光荣。

有时候首长会和他聊天,了解基层官兵的想法,这让贺健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也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

在这个岗位上,贺健不仅保护了首长的安全,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为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贺健担任了115师二旅四团团长,带领部队打了很多漂亮仗,他的军事才能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作为团长,贺健经常亲自带队冲锋,战士们都说他是个好指挥官,既懂得打仗,又关心士兵。

在一次战斗中,贺健带领部队突破敌人的封锁,救出了被包围的友军,这次行动让他在部队里出了名。

指挥打仗需要智慧和勇气,贺健都具备,他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带领部队取得胜利。

部队里的战士都很敬佩他,因为他不摆架子,经常和大家一起吃饭聊天,了解基层官兵的想法。

战争年代物资匮乏,但贺健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战士们,自己却过得很简朴,这种作风感染了很多人。

每次打胜仗,贺健都会和战士们一起庆祝,但从不居功,总是说胜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他的带领下,部队的战斗力不断提高,成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这让上级很放心。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