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的一番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序幕。这是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对垒;也是西方国家对非己方国家崛起的一次合力遏制。
从中尝到甜头的美国,知道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的重要性,也养成了“见不得他人好”的秉性。
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美国率先掀起了新一轮冷战。
它身先士卒地与中国对抗,也威逼利诱着一众国家,在华盛顿与北京之间,选边站队。
(一)、无知者,无畏
美国担心中国会将其霸主之位取而代之,意图用群狼战术打压我们的发展势头。
中国无意与之为敌,但也总不能为了照顾美国的颜面和它的感受,主动放弃大好前程。
我们从历史的惨痛经验中,总结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也明白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不为他人扼住命运的咽喉。
在美国的高压态势之下,很多一心想要上位的国家,急于表现自己,甘愿充当那个坏事做绝的打手。它们擅长见风使舵,也总是想准确地揣摩出美国的意图。
当下美国的目标在于搅乱台海局势,不久前它规定政府购买或者出版的地图,一律不得将台湾省划入中国领土之内,接着还想将台湾省变成世卫组织的观察员。
波罗的海东岸的小国立陶宛,很快就嗅到了这一契机,它当即向台湾当局伸出橄榄枝,希望能在此时给其加油打气。
不久前,台湾的吴钊燮宣布将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
要知道,凡是其设立的代表处其名必须为“台北”而不能用“台湾”,否则就是违反了与中国建交时,所承认的“一个中国”原则。
立陶宛对台湾当局的这番行动,表现出极大的欢迎。
此时当即在媒体平台上炸开了锅,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干脆而又利落,表示道:“此举公然违背中立两国建交公报精神,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决定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驻中国大使”。
果不其然,在公告发布完后,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当即回国,而刚刚履新的立陶宛驻华大使,也被要求遣返回国。
滑稽的是,她还感觉十分委屈,认为中国对其极不友好。若不是它的国家先作出伤害中国的举动,我们何故如此?
紧接着,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发表锐评,在文中它引用了数名国际关系学者观点,称这是中国对立陶宛所做的恶毒举动的“严肃”且“罕见”反击,学者们还认为,如果立陶宛政府不能纠正其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中国不排除与之进行完全断交的可能。
《环球时报》的总编辑胡锡进10日在社论中还称立陶宛是美国的“走狗”,对美国的战略对手叫得最凶,以换取美国的保护。
他说,立陶宛这个疯狂的小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二)、无礼而辱大国,可亡矣
要知道,中国很少用这种极度犀利的言语,来抨击另一个国家。
要么是因为恨铁不成钢(海地),要么是因为它切实地伤害到了中国的利益,而立陶宛就属于后者。
立陶宛与中国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它不可能不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大陆绝不允许外界官方以任何形式将其承认。
如今要与台湾当局勾兑媾和,无外乎是在向美国表明自己的忠心。
否则,立陶宛是不会如此的铤而走险,否则,美国也不会在第一时间发声“谴责中国”,力挺立陶宛。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说道:“我们确实声援我们的北约盟友立陶宛,并谴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最近的报复行动,包括召回北京驻维尔纽斯的大使,以及要求立陶宛召回其驻北京的大使。每个国家都应该能够在没有外界胁迫的情况下决定自己的一个中国政策的轮廓。”
立陶宛眼见自己的忠心如此奏效,先是装模作样地对中国撤回大使表示遗憾,又“故作铿锵”地表示道:“立陶宛决心与欧盟和世界其它地区的许多国家一样,追求与台湾的互利关系。”
应该如何形容立陶宛的这种行为呢?
它就好比是好不容易挤进混混集团(欧盟和北约)中的一个马仔,多年以来默默无闻,存在感极低。
如今混混中的大佬,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要做,虽急需炮灰但并未明说。参悟到“圣意”的打手,不顾一切地冲在最前面,因为它太想表现自己,也太想出人头地。
立陶宛就是如此,它原先是苏联的成员国,也是最早自苏联独立的一批国家之一。
其国土狭小(65300平方公里),人口稀少(270余万),费尽心思才加入了欧盟与北约,直到六年前才成为“欧元区”成员。它在这些国际组织中,宛如空气一般存在。
这次美国对准了台湾省,要借此机会向中国发难,立陶宛当然不能错过机会,一定要强出头。即使开罪中国,也在所不惜。
因为在它看来,出人头地远比得罪一个距离自己十万八千里的国家要更具有诱惑力。
当然,立陶宛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重塑当年之荣光并且摆脱周边大国的影响。
此前,它与波兰联合成立了一个联邦国家,在东欧地区也是名噪一时。
奈何最后为俄罗斯大公国所吞并,刚刚从一战中恢复独立,又在二战时被苏联吞并。
苏联解体后,它由于西南邻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东南与偏向俄罗斯的白俄罗斯领土接壤,自然经常性地受其操控。
在立陶宛看来,示好美国,能够帮自己摆脱束缚。
(三)、敲山震虎,以儆效尤
中国先是撤回了驻不知深浅的立陶宛的使节,接着又罕见地予以痛批,就是要告诉它:台湾问题没有任何商议的余地,中国的态度十分坚决。
如果这次我们对立陶宛的行为,无动于衷,那么其它国家就会纷纷效仿。
也是告诉那些甘愿充当美国鹰犬的欧洲国家, 台湾问题绝不是推来换去的筹码,它是一条不能触碰的底线,也是一条近之则伤的高压线。
这既是对立陶宛所属的欧洲国家的一次警告,也是对美国政府种种行为的一次表态。可以说,这次我们的果敢利落,已经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首先,美国再一次地看到了中国捍卫领土的决心。
最近一个月以来,美国对台小动作频频。又是派遣飞机上岛,又是派遣前国会议员与台湾当局“政客”进行接触,还总是试图违反中美建交时它所承认的“一个中国”原则以及中美签署的三个联合公报。
倘若中国的态度稍微有所缓和,那么美国必定会变本加厉。
它会认为,中国软弱可欺。也会让更多个与立陶宛一样,拥有热切上位之心的国家,纷纷践踏中国底线。
美国也会变本加厉,这次鼓动台湾省在立陶宛设立办事处,下次就该撮合台湾省直接在立陶宛设立大使馆;这次它提议台湾进入世卫组织,下次它应该就会鼓吹台湾进入联合国。
而我们现在撤回驻立陶宛的大使,表示可能与之完全断交,下次可能就是直接将秦刚撤回,并且与美国断绝一切往来。
要知道,外交关系一旦断绝,就很难恢复。彼此都是主权国家,谁应当向谁低头,谁又该接受谁的道歉?
如若不是水到渠成,恢复外交关系将难于登天。即使没有与之断交,单单是召回己方大使,以及驱赶对方大使,以后再互派大使想必也是非常艰难。所谓的外交关系,将变得名存实亡。
先建交再断交意味着双方不会再有任何的沟通与贸易,即使不会将其当成不共戴天的死敌,也会把它看成友谊的背叛者。
要知道,从一而终的的敌人与叛变的朋友,明显是后者更为可恨一些。
经此一事美国应当进一步地意识到,中国在台湾问题的决绝立场,它应当不敢再轻举妄动。因为现在的美国即使处处与中国作对,可它还是离不开中国。
失去了中国,它制造的货物将售向何方?它又该如何面对诸多生活必需品在刹那间的飞涨?
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无可辩驳。任何势力都不应妄图就此事与中国产生争议,一旦它们越过了这条底线,就等于触了中国的逆鳞。
现在中国也正在积极地想对策,以应对美国下一步的奸计频出。
如《环球时报》所言:“是否应该加快彻底解决台湾问题的进程,根除从美日到他们一些小兄弟的这个所谓‘筹码’。至少,这样的战略考量正日益变得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