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进校园,守护生命从“小小急救员”做起

扬眼 2025-04-19 22:57:18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吕彦霖)心源性心脏骤停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心脏骤停发生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但目前,在我国大、中型城市,旁观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比例仅为4.5%,而心肺复苏培训合格率不到1%。近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的老师们走进金陵小学三(5)班,开展了一堂生动的急救教育课。

据悉,课程内容围绕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法三项基本急救技能展开。通过理论讲解,孩子们初步了解了急救操作的原理、目的,以及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反应。

在实操环节中,孩子们积极参与,纷纷化身为“小小急救员”,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进行急救操作模拟演练。通过实际操作,孩子们掌握了心肺复苏时正确的按压深度和频率,学会了如何正确打开自动体外除颤器、贴上电极片并启动机器,确保及时有效的救援。此外,他们还充分体验了海姆立克急救法中的腹部按压技巧,掌握了在异物卡住气道时的正确施救方法。随着练习的深入,孩子们的急救技能逐渐娴熟,能够在模拟情境下自信应对,增强了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他人的能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自成立江苏省和南京市双授牌的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以来,积极推动急救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组建的急救培训“火炬手小分队”,由急救护理、外科护理等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已为上万名各类人员提供了培训。多年来,“火炬手小分队”在南京社区通过点对点的讲座和培训,帮助构建了人人互助的应急救护网络,覆盖了包括丁家庄、西岗街道、仙林街道等多个区域。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急救技能,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为应对紧急情况做好了准备。金陵小学常慧雯老师表示:“此次培训意义深远,孩子们通过实践学会了急救技能,未来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帮助他人。”孩子们纷纷表示,将把急救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帮助更多的人。此次活动提升了孩子们的急救能力,也为他们成为未来的生命守护者打下了坚实基础。

校对 陶善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