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ethe-Belluzzo 项目
这个飞碟项目可能是飞翼研究的产物。它始于 1942 年,由理查德·米特博士(有时也被称为海因里希·理查德·米特博士)现场负责。战前人们对米特博士知之甚少。战后,有传言称米特博士曾在加拿大阿弗罗飞机有限公司从事英美飞碟项目。克莱因 (1)/埃普 (2)、巴顿 (3)、卢萨 (4) 以及无数其他消息来源都这么说。我们稍后会回到阿弗罗项目。
与 Miethe 博士一起工作的是一位意大利工程师,Guiseppe Belluzzo教授。
Belluzzo 曾担任墨索里尼政府的副手、参议员和国民经济部长。他曾撰写过多本有关技术问题的书籍,包括 1926 年出版的《蒸汽涡轮机》和 1922 年出版的《现代涡轮机水力学计算与安装》(书名是意大利书名的英文翻译)。Belluzzo 被认为是蒸汽涡轮机方面的专家。Belluzzo 博士并不是初级科学家,也不是 Miethe 博士的助手。他是一位资深科学家,其专业知识在碟形装置方面具有无价的价值,或曾规划过碟形装置的进一步开发。
战后,贝卢佐似乎在意大利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 1952 年 5 月 22 日去世。然而,与米特不同,贝卢佐在战后公开谈论德国飞碟。1950 年,洛杉矶一家主要报纸《镜报》引用了他关于这个话题的言论。这可能是美国媒体第一次提到这个话题。《纽约时报》在他的讣告中提到了他对德国飞碟计划的工作。(请参阅这些文章的副本)。
根据 Epp 的说法,该团队曾在德累斯顿、布雷斯劳和莱托/布拉格的设施中工作 (5)。这个项目以及 Schriever 和 Habermohl 项目均由相同的专家和顾问指导 (6)。从 Epp 的讨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出,Walter Dornberger 博士首先评估并推荐了他的飞碟模型进行进一步开发 (7)。Epp 在翻译中将 Miethe 描述为“知名的 V 型武器设计师”(8)。这两个项目与佩内明德的联系很明显。两者都是由那里的官员批准和设立的,可能是 Walter Dornberger 博士本人。Miethe 和 Belluzzo 主要在德累斯顿和布雷斯劳工作,但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可能实际上与 Schriever 和 Habermohl 在布拉格联手,Klein 的陈述表明,三个飞碟模型在布拉格停机坪上被摧毁 (9)。其中一个飞碟,Klein 将其描述为 Miethe 的。克莱因承认,佩内明德及其位于什切青的附近测试设施保留了 Miethe 的设计,并将其发展为无人驾驶飞行器 (10)(11)。
Epp 告诉我们,Miethe-Belluzzo 项目与 Schriever-Habermohl 项目是在完全相同的权力下组织的,他进一步指出,支持 Schriever-Habermohl 的工业公司也支持了该项目 (12)。实际上,两者都应该被视为具有不同方面的一个项目。
朱塞佩·贝鲁佐

左边是《镜报》的一篇专栏文章,日期为 1950 年 3 月 24 日。这是最早提及德国飞盘的英文文章之一。右边是《纽约时报》于 1952 年 5 月 22 日刊登的贝鲁佐博士的讣告,其中再次提到了德国飞盘。
Miethe 博士和 Belluzzo 教授设想的设计与 Schriever 和 Habermohl 的设计大不相同。该项目的设计包括一个铁饼形飞行器,其外围不旋转。虽然有三种设计是 Miethe 和 Belluzzo 的遗产,但其中两种设计被肯定地归为 Miethe 和 Belluzzo 的作品。
第一个设计是乔治·克莱因在 1954 年 10 月 16 日瑞士报纸《苏黎世城市和州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中介绍的。J. Andreas Epp 在书中重现了同样的设计。这种飞碟并非垂直起飞,而是像传统飞机一样以一定角度起飞。在这个设计中,十二台喷气发动机被安装在“舷外”为飞行器提供动力。驾驶舱安装在飞行器后部,潜望镜用于监测视障人士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安装在飞行器中心内部的大型陀螺仪提供了稳定性。据说,这个设计和其他 Miethe-Belluzzo 设计直径为 42 米或 138 英尺。
航空作家汉斯·贾斯图斯·迈耶 (Hans Justus Meier) 从多个方面对这一设计提出了质疑 (13)。舷外喷气涡轮机的布置肯定有可能是错误的,即使不是大概率,人们可能会问,如果这是一个舷外喷气涡轮机设计,那么膨胀的中央机体有什么用处?实际上,十二个喷气机可能只是一个发动机的喷嘴。当然,大型中央机体有其功能,它一定是发动机的外壳。
但是,既然乔治·克莱因在他的文章中为这一设计担保,那么这一设计的真实性又怎么会受到质疑呢?答案可能是克莱因自己从未见过这种设计,他只是依靠那些见过这种设计的人的描述。如果仔细阅读克莱因的作品,你会发现他从未声称见过这种模型的飞行。事实上,他从未声称真正见过这种设计。我们稍后会回到克莱因描述的缺陷上。
第二个 Miethe 设计似乎源自 1975 年的一篇德国杂志文章 (14)。此版本展示了位于飞行器中心上方和下方的驾驶舱。驾驶舱后面的四个喷气发动机被显示为动力装置。本文没有提供任何实际细节。在主要涉及 Schriever-Habermohl 项目的文本中从未讨论过这种设计。一些作家推测了这种特殊的设计,并提供了细节 (15)。然而,目前似乎没有命名来源能够将此设计与 Miethe-Belluzzo 项目联系起来。因此,至少目前,我们必须暂时搁置这个设计,并在讨论上述飞碟项目时专注于第一个和下一个设计。
Miethe-Belluzzo 圆盘--设计一

左边是乔治·克莱因于 1954 年 10 月 16 日从瑞士报纸 Tages-Anzeiger 上复制的飞机。请注意小型“Stabisator”和舷外喷气发动机。右边是克劳斯-彼得·罗斯库格尔更可能的复制品,包括机翼、滑橇和位于内部的 Rene Leduc 发动机。

Miethe-Belluzzo 圆盘设计二和三
顶部是 Miethe-Belluzzo 设计二。请注意旋转盘 (2) 和稳定轮 (7),它们充当陀螺仪。(Klaus-Peter Rothkugel 提供)作者认为,这种设计从未制造过。底部是 Miethe-Belluzzo 设计三,能够垂直起飞。
第三个归属于 Miethe-Belluzzo 项目的设计来自 Jan Holberg 于 1966 年 8 月 20 日发表在 Das Neue Zeitalter 上的文章,以及 Michael X. Barton-Carl F. Mayer-Hermann Klaas 的联系 (16) (17)。该设计能够垂直起飞。Klaas 提供了内部细节,已在此处重现。
乍一看,这似乎是由单台发动机驱动的推拉式螺旋桨系统。但事实并非如此。十二个喷嘴也不像图中那样没有任何支撑。这个谜团的真正答案是,这幅图是不完整的。如果将图中所示的完整部件组合起来,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类型的径向涡轮喷气发动机。设计一与设计三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的机舱位于中央,十二个可调节喷嘴对称排列,通过使用周围的环选择性地关闭各种喷嘴来控制。这使飞碟能够转弯并垂直起飞。
最近,德国研究员 Klaus-Peter Kothkugel 以 Vesco 为原型 (18),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它结合了设计一和设计三,甚至可能是设计二,同时提供了使图示发动机适合飞行并解决其他问题所需的缺失部件。这种发动机是由法国工程师 Rene Leduc 发明的,可能是德国人在占领法国期间获得的。
如果从外部观察配备这种发动机的飞碟,则看不到任何旋转部件。这是因为发动机完全包含在飞碟的金属外壳内。它确实会旋转,但这种旋转是在飞碟本身内进行的,从外部无法实现。旋转发动机周围、发动机与非旋转外壳之间都存在空气空间。这种发动机是一种径向流喷气发动机。这种类型的发动机可能为 Miethe 博士的所有飞碟设计提供动力。它也是 John Frost 战后设计的“飞蝠鲼”的主要候选机型。
飞蝠鲼确实飞过。试飞期间拍摄的照片清晰可辨。这些照片由威廉·A·罗德斯于 1947 年 7 月 7 日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拍摄。毋庸置疑,时间范围是 1947 年 7 月,地理位置是美国西南部,飞行物体本身的描述也与同月早些时候坠毁在新墨西哥州罗斯威尔的飞碟相似。
如果人们看一下米特博士的飞碟设计、莱杜克发动机和 Frost Manta,就必须承认,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不仅解释了现有米特设计中明显的不一致之处,而且将它们与战后的美国西南部联系起来,而那里正是测试和评估缴获的德国二战技术的确切地点。
Rene Leduc 引擎

顶部:Hermann Klaas 的 Miethe-Belluzzo 圆盘工作原理图。注意:进气螺钉 (c) 翼片 (d) 固定在活塞发动机上,喷嘴 (e) 不带明显的发动机。接近但不完全正确。底部:Leduc 设计。A-转子 B-前隔板 C-后隔板 D-进气叶片 E-压缩机叶片 F-燃烧室 G-隔板 H-燃油喷射喷嘴 J-固定火焰环 来自 IVelivoli Del Mistero I seareti technici dei dischi volanti by Renato Vesco
Rene Leduc 引擎第二部分

这是后来的 Avro 图表(加拿大-美国)中所示的 Leduc 发动机的安装。外壳是固定的。内部旋转发动机从它和船体之间吸入空气,并根据需要通过后部或侧面排出以进行转向。将此设计与 Miethe-Belluzzo 设计进行比较,尤其是与第一个设计进行比较。
关于 Miethe-Belluzzo 飞碟的首次试飞地点,存在很大争议。Epp 告诉我们,该团队制作的模型自 1943 年以来一直在进行飞行测试。Georg Klein 和 Andreas Epp 都表示,该飞行器的测试模型从德国北部的斯德丁起飞,靠近佩内明德,大致位于奥得河与波罗的海交汇处,并坠毁在挪威北部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诺伯特·尤尔根·拉特霍夫 (Norbert Juergen-Ratthofer) 和拉尔夫·埃特尔 (Ralf Ettl) 在他们参与制作的一部电影中提到了 1944 年 12 月的一次载人试飞。飞行员的名字叫约阿希姆·罗利克 (Joachim Roehlicke),或者可能是汉斯·约阿希姆·罗利克 (Hans-Joachim Roehlicke) (19)。克劳斯·彼得·罗斯库格尔 (Klaus-Peter Rothkugel) 报告说,罗利克的指导人正是汉斯·卡姆勒博士本人,驻扎在 Gotha Wagonfabrik 公司 (20)。Gotha Wagonfabrik 公司位于图林根州的安特乔纳斯山谷。这个山谷挤满了高科技地下设施,包括核研究。据罗斯库格尔先生说,战后,罗利克向他的女儿吐露,他“从上面看到了地球”(21)。
关于 Miethe-Belluzzo 飞碟测试细节的困惑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德国飞碟争议爆发时就开始了。在他的书《比一千个太阳还亮:原子科学家的个人历史》的英文译本中,出现了一个脚注,偏离了对原子武器的讨论。1958 年的这个描述是英文中最早的描述之一,可能说明了整理这些信息的一些困难:
“* 唯一例外是空军部,因为当局对此缺乏兴趣。空军研究人员处于特殊地位。他们生产了有趣的新型飞机,如三角翼飞机和“飞碟”飞机。这些后来被称为“飞碟”的飞机中的第一架是由专家 Schriever、Habermohl 和 Miethe 制造的,呈圆形,直径约 45 码。它们于 1945 年 2 月 14 日在布拉格上空首次飞行,三分钟内就达到了近八英里的高度。它们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 1250 英里,在后续测试中是其速度的两倍。据信,战后 Habermohl 落入了苏联人手中。Miethe 后来在 AV Roe and Company 为美国开发了类似的“飞碟”。(22)。
Miethe-Belluzzo 设计和 Schriever-Habermohl 设计之间的一个巨大差异是,前者据称具有或设计为具有更长的飞行距离。上文提到的 Spitz Bergen 飞行证实了这一点。Klein 表示,德国人考虑使用这种飞行器从德国对纽约进行远程遥控攻击。
飞行中的 Miethe-Belluzzo 飞碟

上图是 1952 年 9 月 6 日意大利报纸《Tempo》上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介绍了 Miethe 博士的工作,并展示了一张据称于 1944 年 4 月 17 日在波罗的海上拍摄的他的碟子照片。下图是这张照片的放大图。它似乎是 Miethe-Belluzzo 1 型,但也可能是 3 型。由 Klaus-Peter Rothkugel 提供。
如前所述,这两个项目都由同一部门负责。据埃普称,专家和顾问包括 Gotha Waggonfabrik 的首席设计师卡尔克特 (Kalkert)、亨克尔的首席设计师冈瑟 (Guenther)、阿拉多的工程师沃尔夫 (Wulf)、RLM 的工程师奥托·朗格 (Otto Lange) 和梅塞施密特的工程师亚历山大·利皮什 (Alexander Lippish)。飞行员分别是霍尔姆 (Holm)、伊尔姆勒 (Irmler)、凯撒 (Kaiser) 和朗格 (Lange)。试飞员是鲁道夫·施里弗 (Rudolf Schriever)。
确实存在两张据称是 Miethe 飞行器的静态照片。其中一张在此处重现。它可能是第一种设计。在 W. Mattern 的书《UFO 不为人知的飞行物?德意志帝国的最后一批秘密武器?》(23)中可以找到一张声称是这里所说的第三种设计的照片。人们曾努力为这本书获取这张照片,但该书的出版商没有回答这一问题。
从政治角度来看,1944 年,党卫军首领海因里希·希姆莱 (Heinrich Himmler) 任命汉斯·卡姆勒 (Hans Kammler) 博士取代了阿尔伯特·斯佩尔 (Albert Speer) 任命的格奥尔格·克莱因 (Georg Klein),担任这个联合飞碟项目的监督员 (24)。然而,这有点令人困惑,因为卡姆勒保留了克莱因作为他的雇员,也许更实际的看法是,希姆莱的雇员卡姆勒取代了斯佩尔,而克莱因则继续做他一直在做的事情。结果是,从此时起,直到战争结束,党卫军直接和绝对地控制了这些项目。
在此之前,这些设计或应用的消息已传到德国专利局。所有德国战时专利都被盟军当作战利品带走。这相当于大量信息。幸运的是,当时在德国专利局工作的工程师鲁道夫·卢萨 (Rudolf Lusar)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写了一本书,根据他的记忆列出并描述了一些更有趣的专利和工艺 (25)。它们出奇地详细。其中包括 Schriever 飞碟设计的细节。还讨论了 Miethe 项目。
在飞碟或 UFO 的历史中,这两支队伍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在这次简短的讨论中,整体证据已经非常充分。请将此与任何外星飞碟解释进行比较。这里有德国人声称发明了飞碟的概念。有德国人声称设计了飞碟。有德国人声称制造了飞碟。有德国人声称驾驶过飞碟。有德国人声称目击了事先已知是德国制造的飞碟。我们有德国的建造细节。最后,我们有一名男子拍摄了已知的德国飞碟飞行照片。事实不言而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制造了我们今天称之为“飞碟”的装置。在证据水平方面,没有其他 UFO 解释可以接近这一水平。
Miethe-Belluzzo 飞碟在美国吗?

上图:威廉·A·罗德斯在 1947 年 7 月 9 日的《亚利桑那共和报》上拍摄的一张照片,当时这架飞机正在飞过他凤凰城的家。左下角:克劳斯-彼得·罗斯库格尔绘制的这架飞机的图画。右下角:Avro Frost-Manta 设计的一张照片,早于银虫计划。这是捕获的 Miethe-Belluzzo-Leduc 飞碟吗?
来源和参考文献
格奥尔格·克莱因,2054 年 10 月 16 日,第 5 页,“Die “Fliegenden Teller””,Tages-Anzeiger fuer Stadt und Kanton Zuerich
Epp, J. Andreas,1994 年,第 34 页
Barton,Michael X.,1968 年,第 58 页,《德国飞碟的故事》- Futura Press,5949 Gregory Avenue,洛杉矶,CA。90038
Lusar,鲁道夫,1964 年,第 220 页,Die deutschen Waffen undGeheimwaffen des 2. Weltkrieges und ihre Weiterentwicklunq。
JF Lehmanns Verlang, 慕尼黑
Epp, J. Andreas,1994 年,第 30-31 页
同上
Epp, J. Andreas,1994 年,第 26-27 页
Epp, J. Andreas,1994 年,第 30 页
格奥尔格·克莱因,2054 年 10 月 16 日,第 5 页
Zwicky, Viktor,2054 年 9 月 18 日,第 4 页,“Das Raetsel der FliegendenTeller”,Tages-Anzeiger fuer Stadt und Kanton Zuerich
格奥尔格·克莱因,2054 年 10 月 16 日,第 5 页
Epp, J. Andreas,1994 年,第 30 和 31 页
Meier, Hans Justus,1995,“Die Miethe-Flugscheibe-einereichlich nebuloese Erfindung”,Flieger-Kalender 1995,ESMEttler & Sohn,文本编辑:Hans M. Namislo,Celsius-Str.56,53125 Bonn,德国
国际航空航天局,1975 年 5 月至 6 月,“DeutscheFlugkreisel Gab 死了吗?”
J. Miranda 和 P. Mercado,1998 年,Flugzeug 简介,第 25-27 页
Holberg,Jan,2054 年 8 月 20 日,“不明飞行物 gibt es nichti Wohl aber:Flugscheiben am laufenden Band!”,Das Neue Zeitalter
Barton, Michael X.,1968 年,第 42、63、64 页
Vesco, Renato, 1974,来自第 392 页开始的照片和图表,I Velivoli Del Mistero I segreti tecnici dei dischivolanti。 U Mursia 编辑, Via Tadiuo 29, 米兰, 意大利
视频电影,“UFOs Das Dritte Reich Schlaegt Zurueck?”,1988 年,维也纳 Tempelhof Gesellschaft,可通过 Dr. Michael Damboeck Verlag 购买,Markt 86, A-3321, Ardaggr, Austria
Rothkugel, Klaus-Peter,2000 年,第 4 页,“Baute Peenemuendeueberschallschnelle Flugscheiben?”,四页信息表,涉及德国巴特瑙海姆 Peenemuende 的超音速和高空飞碟建造
同上
Jungk,Robert,1958 年,第 87 页,《比一千个太阳还亮:原子科学家的个人历史》。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纽约,James Cleugh 译自 Heller als tausend Sonnen。1956 年,Alfred Scherz Verlag,伯尔尼
Mattern, W.,日期未知,第 34 页,UFO 的 Unbekanntes Fluaobiekt? Letzte Geheimwaffe Des Dritten Reiches?, Samisdat Publishers LTD, 206 Carlton Street, 多伦多, 加拿大 M5A 2LI
Epp, J. Andreas,1997 年,第 33 页
Lusar,Rudolf,1960 年,(英文版)《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秘密武器》。Neville Spearman Limited,112 Whitfield St.,伦敦 WI,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