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热播的《大秦赋》,引无数影迷追捧。从服装道具,到演员表演都异常精彩。尤其到了中后期嬴政策划吞并六国的场面,异常震撼。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剧中赵姬这个角色,看看她在真实的历史上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剧中,赵姬是一个命运感慨的人,从一个歌姬变为质子之妻,遭遇追杀,再到成为一国太后权倾朝野,到最后屈辱而死。大起大落,也是耐人寻味的一生。
1从歌姬到太后赵姬出身不高,早期是吕不韦府上的一个歌姬。也有传言说赵姬曾是吕不韦的情人,这个今天我们不做讨论。当时入赵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被有经商头脑的吕不韦看上,打算与其做一个政治交易,就这样赵姬成为了异人的妻子。有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歌姬,有一天会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母亲,成为一国太后,权倾一时。
只是幸福生活仅持续了几年。因遭人暗害,吕不韦带领异人逃出赵国,回到秦国。赵姬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被抛弃,更没想到有一天会重逢,重逢后自己的身份从普通公子夫人到王后再到一个最强国家的太后。这些应该都是当初她嫁给异人时没有想到的吧。
重逢是在六年后,这六年的时间,他们母子在赵国受尽欺辱。终在异人成为太子后被迎回宫中,只是回宫的路也是一波三折。
2男宠的存在
很多人说赵姬的悲惨是自己咎由自取。作为一国太后却不自爱,养男宠,生私生子。如此的身份做出不知廉耻之事,作为一国帝王的儿子自然忍受不了,杀男宠及私生子。
按照伦理这个说法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几乎同样的事情往前推几代,到了嬴政的高祖母身上,事情结果却完成不同。
从前几年的热播剧《芈月传》中我们得知,秦昭襄王的母亲芈月与义渠君也是情人关系,同样芈月生下他们的孩子-赢芾。芈月和义渠君的关系几乎是朝野皆知的事情,为何她能全身而退、屹立不倒,而赵姬却落得身败名裂下场。
这个世界有时就是不公平的,同样的事情不同人做,总能得到不同结果,不为别的,只为身份这个东西,赵姬就输了。
芈月作为楚国公主,虽然作为媵侍嫁给秦惠文王,但是自她儿子登基以来,依靠强大的外戚势力,手中一直牢牢掌握着朝政。他的弟弟魏冉、白起、芈戎在秦国,靠军功赢得地位,是芈月身边不可撼动的势力,也是芈月权倾朝野的后盾。
如此之下,芈月的行为自然没有人能控制。与义渠君发展成情人关系,一方面巩固自己势力,一方面解决自己需求,何乐而不为。
但是对赵姬来说,首先她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支持。第二在当时情形下,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决心坚定,所以无论母后有怎么的背景他都嗤之以鼻。
3没有实权的名义太后秦始皇从继位到亲政,中间经过了十年时间。在这十年里,秦国发展突飞猛进,吞并六国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其实秦国的朝局还存在另一国势力,就是太后和吕不韦。大家以为的太后就是赵姬,其实不然。在当时朝局中,存在三位掌权太后,而赵姬是实力最弱的那个人。
秦国有太后三个,一个是华阳夫人,也就是安国君嬴柱的夫人,在嬴柱继位后,封为王后,嬴异人继位后被奉为华阳太后,也是嬴异人的养母,正式他的推荐,异人才能成为太子继承大统;一个是嬴异人的生母夏太后,再有一个就是嬴政生母赵姬。
秦国是一个法度严明的国家,秦法规定男人死后他的继承权分别由儿子、父母、妻子、女儿继承,顺序不可颠倒。
在嬴异人死后,首先第一继承权的是儿子嬴政。
只是嬴政登基时才13岁,很多事情无法自主做决定。这个时候就需要第二继承人也就是父母要行使监护权了,而父母就是华阳太后和夏太后。
按照法律意义,异人是华阳太后的嫡子,又是秦孝文王的王后,再加上她外戚势力的影响,实际上在嬴政亲政前是她和吕不韦做主政务大事。
夏太后作为异人生母,自然权势比赵姬高很多。只是此时也作为一国太后的赵姬怎么甘心手中毫无权势,所有就有了后来的嫪毐外戚势力。
此时的朝局相对是稳定的,三个太后各执一方势力,互相牵制。但是从夏太后死后,这个平衡被打破了,赵姬与华阳太后之间,一场不可避免的外戚之战即将爆发。
从史料记载,历史上这个事件称为嫪毐之乱。在嬴政举办成人礼当天,嫪毐和太后赵姬起兵造反,攻入蕲年宫,不过很快嬴政派昌平君和昌文君平息了战乱。正因此次造反,发现了太后圈养男宠及生子的事情,嫪毐被车裂而死,太后赵姬被幽禁。
这算是帝王处理政务的套路,事情明明很严重,最后定的罪名却不痛不痒。
其实赵姬的身败名裂的最大原因不是养男宠,这件事毕竟持续那么久,嬴政不可能不知,为何之前不作为,现在却要处置。
说到底还是权力斗争的结果,赵姬和华阳太后的斗争。剿灭这场叛乱的昌平君芈启是华阳夫人的楚国外戚,他密切掌握着局面,尽快的速度平息叛乱。并获得的最大的利处,在扳倒吕不韦后成为秦国丞相。
为巩固自己势力,营造外戚之争,致使赵姬一无所有。当嬴政统一六国时,所有的外戚势力都烟消云散了。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下,每个人的命运只是车辙一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