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视出了部剧,叫《我的后半生》,真的让人又无语又无奈。
一开始宣传的时候,那阵仗可大了,打着“全是老戏骨”和“现实题材大剧”的旗号,一出现就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住了。

一张国立、梅婷、佟大为、许娣这些演艺圈的大腕都来了,
再加上“老年人谈恋爱”“家里人观念不一样”这些生活里常见的话题当卖点,开播前大家都觉得这剧肯定能爆,都觉得它稳拿“年度最佳家庭剧”了。

还没开播之前的宣传,那真的太会了。
张国立好久没当主角挑大梁了,这次演一个老婆没了之后追求黄昏恋的退休教授;
梅婷和佟大为又一起演夫妻,就好像《父母爱情》的那种CP感又回来了;

还有许娣、邬君梅、张丰毅这些老戏骨,光看演员表,谁不得喊一句“都是大神,这剧肯定好看”啊!
而且这剧的题材也挺大胆,专门讲老年人的感情需求,说要打破大家觉得老年人不需要爱情的老观念,
还说要像英剧《后半生》一样有深度,又是在央视黄金档和腾讯视频一起播,这排面,谁看了不期待?

可谁能想到,开播才两天,这剧口碑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啪”地就瘪了。
首播收视率破2,看着好像还不错,但是打开豆瓣,评论区全是差评,什么“剧情太扯了”“演技看着好尬”“这价值观有问题吧”,吐槽的声音一大片。

是观众太爱挑刺儿,还是这剧漏洞多得像筛子,剧情离谱、演技拉胯、价值观不行?
咱看剧不就图个乐,结果这剧给人看得满肚子火,真得好好琢磨琢磨,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

这演技夸张得没边了,老戏骨咋也开始走老路子了
张国立演的沈教授,本来应该是个很有故事、很复杂的角色,一边是老婆去世的伤心,一边是对新生活的向往。

但是剧里他的感情转变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前一秒还在葬礼上哭得死去活来,下一秒就对年轻护士一见钟情,没过多久就住到一起了。
而且张国立和演护士长的杨童舒年龄差了20岁,两个人同框的时候,怎么看怎么像“父女在谈恋爱”,真的太让人出戏了。

梅婷演技咋样,大家心里都有数,一直都很能扛。
但是这次因为她看着有点显老,被大家议论。她和只比自己小4岁的佟大为演夫妻,镜头里眼袋、细纹都看得清清楚楚,好多人说看起来像“姐弟恋”。
虽然梅婷演得还是很细致,但是角色设定和她的状态不太符合,看的时候老是觉得怪怪的。

许娣在《我的前半生》里演的薛甄珠,真的绝了!当时追剧的时候,身边人都被圈粉,那股子劲儿到现在都还记得!
但是这次她演亲家母孙宝琴,可就成了“翻车最严重的地方”。表情太夸张,嗓门又特别大,还老是硬要制造笑点,观众都批评她“演技还停留在十年前,一点进步都没有”。

剧情太离谱:价值观有争议,逻辑也不通
剧里沈教授在老婆的葬礼上,因为亲家母手机铃声是《好日子》,气得直接晕过去,这个设定一开始还觉得有点黑色幽默,挺有意思的。

但是后面剧情发展得越来越离谱,他住院的时候对护士长一见钟情,出院后马上就开始相亲,还被写成是“老年万人迷”,好多人都喜欢他。
编剧是不是对‘深情’有什么错误的理解啊?这简直就是‘无缝衔接’的渣男行为嘛!”

剧里沈教授因为“有房子还有退休金”,在相亲市场特别受欢迎,但是在现实生活里,大龄女性却总是被看不起。
这种“双标”的设定被大家批评是“传递错误的价值观”。更离谱的是,剧里的女性角色好多都是倒追老年男性的工具人,护士长还被怀疑是为了钱才和沈教授在一起的,这剧情走向真的让人很无语。

本来想用一些搞笑的情节来缓和一下沉重的话题。但是剧里葬礼上亲家母染红头发、手机响《好日子》这些情节,实在是太低俗、太尴尬了。
观众都无奈地说:“本来想笑一笑,结果笑着笑着就想哭,这么好的演员阵容,就被这么浪费了,太可惜了!”

演技再好,如果角色设定不符合现实生活,那也没用。
就像张国立演的“深情教授”,人设完全崩塌,根本原因就是剧本给这个角色加了不切实际的“老年玛丽苏”光环;
许娣的表演太夸张,也说明导演对“喜剧效果”的理解有问题,幽默可不是靠大喊大叫就能表现出来的。

剧组说要探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结果却用“爷孙恋”“很快就在一起的爱情”这些狗血剧情来吸引眼球。
这哪里是真的想让社会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问题,分明就是拿这些话题当噱头,想让大家来看剧。
对比英剧《后半生》,人家是通过很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观众感同身受,但是咱们这部《我的后半生》就只剩下“博眼球”了,没有什么真正的内涵。

现在观众看剧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早就看腻了那些千篇一律、都是套路的家庭剧。
大家想看的是真实的代际冲突,是复杂又真实的人性挣扎,而不是为了制造冲突,硬编出来的狗血剧情。
《我的后半生》想用“老年恋爱”这个新鲜的点来掩盖剧本内容的空洞,这就像是用纸去包火,根本包不住,观众又不傻,当然不买账了。

这种用新鲜感来掩盖内容空洞的做法,就是在挑战观众的耐心和品味。
随着剧集的播出,越来越多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就像一件看起来很华丽的袍子,但是仔细一看,上面全是虱子,全是毛病。

这部剧的失败,可不只是这一部剧的问题,它就像一颗石头扔进湖里,激起的水波影响着整个影视行业。
投资方本来满心期待能大赚一笔,结果什么都没得到,以后投资肯定会更小心,审核剧本的时候也会更严格,不会再只看演员阵容和题材噱头,就盲目地投资了。
就好像一个人被热水烫过一次手,下次再去碰热水壶的时候,肯定会先想一想,不会那么莽撞了。

对于演员们来说,这也是一次很深刻的教训。老戏骨们虽然演技好,但是也不能一直靠着以前的名气吃饭,接戏的时候一定要多看看剧本质量怎么样,角色合不合理。
年轻演员也能从中学到,就算和大牌演员一起合作,剧本对作品的成功还是起着关键作用。这就像盖房子,就算工匠的手艺再好,如果用的材料不好,也盖不出又结实又漂亮的房子。

结语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大家对国产剧的信任又受到了一次打击。
观众现在越来越理性了,不会再轻易被宣传的那些话和明星的光环迷惑。
口碑在剧集推广里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提醒影视创作者们,要回到内容本身,用心去打磨剧本,尊重观众的智商和审美。
就像做菜一样,盘子摆得再好看,如果菜不好吃,客人也不会满意,不会再来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