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为何美国不救援?中国捐款1亿真是冤大头吗?

暮云史记 2025-04-09 13:24:26

文|暮云史记

编辑|暮云史记

前言

3月28日,缅甸发生了7.9级大地震,高楼倒塌,无数人被埋在废墟之下。

中国作为国际大国,在第一时间就捐款1亿,并且救援人员迅速来到缅甸展开救援。

俄乌冲突没完全解决的俄罗斯都来了,反观是美国这个“老大哥”,明明第一时间就宣布要救援,结果这都发生好几天了,仍旧看不到影子。

看到美国的做法,就连不少网友都说:中国难道是冤大头?

本文章所展示的图片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部分情节虚构,请理性观看,侵权请联系删稿

——【·美国隐身·】——

其实美国救援队迟迟不来缅甸救援也不是他们本意,主要是没钱没人力。

2025年1月,特朗普就职后便签署了行政令,美国所有对外的援助都不得不暂停90天。

这一举措直接导致很多的援助项目都只能被迫暂停。

美国国际开发署作为承担美国大部分对外非军事援助的联邦政府机构,更是首当其冲。

马斯克被任命精简政府机构之后,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国际开发署,全球员工总数从10000多人裁到了只剩下294人。

3月28日,缅甸发生强烈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时间就承诺将在震后向缅甸提供援助。

但美国国际开发署都裁了97%的员工了,还削减了不少的资金。

特朗普也不批下救助的资金,开发署就算是想来援助也有心无力,不过他们没钱拿估计也不愿意主动前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缅甸地震发生后迅速做出反应。

——【·中国捐1亿是冤大头?·】——

缅甸地震后,中国政府迅速筹集资金向缅甸提供1亿元援助,以帮助缅甸缓解地震带来的巨大损失。

同时,专业的中国救援队也紧急组建并奔赴缅甸灾区,这些救援人员携带了先进的救援设备前来。

他们的到来带来了生的希望,因为那个时候正是抢救黄金时期,余震不断。

有被压在下面的受害者本身就受伤了,余震再不断波动,会加重伤势,也会造成更多人受伤甚至死亡。

中国出手可谓非常迅速,当然,中国捐款1亿的消息传出去后,又引起了一波争论。

很多网民认为,中国国内现在还有一些贫困地区,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领域还有诸多问题等着解决。

政府此时却拿出大额资金对外援助,这不是冤大头吗?留着自己用不好吗?

当然还有一些人,一方面认可中国作为大国应展现大国担当,另一方面却又抱怨“为什么帮外国不先帮自己”,真是很矛盾了。

而且中国援助缅甸也不是真那么傻傻的送钱去了,实际上,中国有着多方面的重要考量。

缅甸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两国边境线漫长,在2004年就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促进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在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

在经济利益方面,中国和缅甸的合作非常多,中国在缅甸也有着投资项目。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项目于2004年提出,2010年正式开工。

另外,皎漂港项目对于中国也具有战略意义,它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缅甸及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

这些项目的顺利推进和运营需要稳定、良好的双边关系作为支撑,中国对缅甸的援助有助于巩固这种关系,为双方的经济合作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这其实也算是有偿的经济援助,又加强了合作又能体现大国担当责任。

同时,缅甸国内有不少中国公民长期工作和生活,地震发生后,部分中国居民也受到了伤害。

中国政府对他们负有保护和救援的责任,对缅甸的援助行动也是在保障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

中国积极援助缅甸,不仅能够帮助缅甸缓解危机,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声誉和影响力,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对缅甸的援助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并非简单的一时之举。

现在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都是与中国交好的,地震过去后,缅甸与中国的关系估计会变得更加紧密。

至于美国,他们又不想浪费精力援助缅甸,又不想看到中国得到好名声,甚至是得到一些国家的支持。

只不过现在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只希望缅甸这场灾祸尽快过去。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美国际开发署前官员:缅甸震后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北京日报客户端-《中国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

环球网-《中国已是缅甸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