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咱们今天聊聊一个让五角大楼夜不能寐的话题:歼-35。这可不是什么科幻小说里的虚构武器,而是实实在在,正在改变西太平洋战略格局的利器。要知道,美国在二战后,花了大力气在西太平洋布下了个庞大的军事网络,空中力量更是以日本、韩国等地的军事基地为前沿,凭借着F-22、F-35这些五代机,技术和数量上的双重优势,牢牢掌握着制空权,那叫一个不可一世。
可风水轮流转,如今这局面,似乎有点变了。美国媒体《国家利益》最近说了句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话:中国歼-35量产之后,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制空权,可能就到头了!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他们认为,根本不用等到咱们的六代机问世,歼-35就能让美军吃不了兜着走。
为什么这么说?这得从歼-35本身说起。美媒对歼-35的评价,那可是相当高,甚至称其为“美军理想的舰载五代机”,暗指他们自己的F-35,压根儿就是个错误的时代产物!这话听着刺耳,但细细琢磨,还真有点道理。
咱们先说说歼-35的过人之处。这玩意儿,融合了咱们最先进的航空技术,在隐身性能、航电系统和机动性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某些方面甚至还超越了F-35。你想想,隐身性能,那可是现代空战的核心竞争力。歼-35在座舱盖、进气道这些关键部位的处理,比F-35精细得多,雷达反射特征控制也更出色,能更有效地躲避敌方雷达的探测。
更不用说它那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电子战系统了,探测、锁定、对抗能力,那是杠杠的!真要是打起来,F-35想在歼-35眼皮子底下占便宜,难度可想而知。
还有机动性,这可是个硬指标。在模拟空战中,歼-35的表现就比F-35强出一大截。这就好比,一个是灵活的拳击手,一个是笨重的摔跤手,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反观F-35,问题可就多了去了。发动机不匹配,缺乏超音速巡航能力,机动性差,隐身效果还受影响,关键是,这玩意儿压根就不适合当舰载机!我记得,F-35因为发动机问题坠毁的事故,可不少见。还有,它那差劲的机动性,在舰载机狭小的空间里,更是个巨大的隐患。
更要命的是,F-35的设计,是为了迎合盟友的多样化需求而妥协的结果,导致飞机超重,成了个不伦不类的“怪胎”!这就像一个厨师,为了照顾不同人的口味,做出一盘四不像的菜,自然比不上专注一道菜,做到极致的厨师。
更别提F-22和F-35所谓的先进技术,还有不少造假或者夸大的嫌疑。实际作战表现与高昂研发投入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而歼-35呢?它是为航母作战量身打造的,天生就是个舰载高手。更重要的是,它还配备了更先进的远程空空导弹和雷达,作战能力更上一层楼。
歼-35的量产,带来的不仅仅是先进战机本身,而是整个战略格局的转变。它将极大提升中国航母的打击范围,把美军的关岛等核心基地都纳入打击范围。想象一下,歼-35、东风导弹、无人机等,形成一个严密的杀伤链,瘫痪美军的前沿基地和后勤节点,那画面,想想都刺激!
美军现在的情况更让人担忧:F-35的战备完好率低,数量也有限,根本无法与歼-20和歼-35的组合抗衡。这种情况下,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制空权,还能维持多久,实在让人怀疑。
所以说,美媒说的那些话,并非空穴来风。歼-35的出现,确实在改写西太平洋的军事力量平衡。 它不只是个先进的战斗机,更是中国军事实力的象征,是和平的守护者。
那么,各位看官,你们觉得,美军的制空权,真的要落幕了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