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焦作市某地公安局的辅警席南反映,1990年高考后,同届考生李永刚冒名以“李席南”的名字顶替自己读中专。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热议。

据报道,席南今年54岁,是河南焦作市某地公安局的一名辅警,自1990年高考“落榜”后,他就进入公安系统,成了一名辅警,这一干就是35年。直到2022年7月,孟州市卫健委的工作人员告诉席南,当年他已被焦作卫校录取,但有人冒用他的身份去上学,冒用者后来还成了医院副院长。

经查,1990年9月,“李席南”顶替“席南”以“席南”之名到焦作卫校入学,并将本人姓名由“李某刚”改为“李席南”,毕业后李席南按当时政策分配到孟州市东小仇卫生院工作。李席南冒用他人身份入学,取得焦作卫校中专学历证书,成为公职人员,之后又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并注册了医师执业证书。


席南表示顶替上学的事情被揭穿后,对方起初曾联系过他,“后来出了处理结果,就不联系了,说已经被处理了,不要再找他了。”
虽然当地卫健部门开除了冒用者,但两年多过去,相关人员却迟迟没有被追究法律责任。
席南表示,自己并不想为难别人,但当初的不法之举已对他的人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他想知道当初是怎么顶替的,至少要让他知道真相,希望有关当事人和职能部门要给他一个说法。
对此,网友议论纷纷。有人表示这一辈子就被改写了;还有人表示正义虽然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但缺席的正义还是正义吗?

4月22日晚,当地发布《情况通报》称“五旬辅警30余年前被人顶替上中专”一事经核查基本属实。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依纪做好后续处理工作。

然而这让人不免心生疑问,冒名顶替上学是如何发生的?为何一瞒就是30余年?
即便当时身份、学籍信息未联网,从截留录取通知书到顶替上中专,也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如果没有“内应”人员配合作弊,仅凭顶替者一己之力,显然难以瞒天过海。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