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医男科这个领域已经耕耘多年。在我心里,医者就如同航海者,临床诊治就是那要抵达的彼岸,读书则是坚固的船身,思悟就像那海上的灯塔,始终贯穿其中。

临证看病这事儿就像建房子,医理得是那坚实的地基,可不是说药味越奇特就越好。普普通通的治法,只要像榫卯结构一样严丝合缝地符合医理,紧紧扣住病机,治病还不损害正气,那就是绝佳的法子。
就说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先生吧,他为啥来看病呢?夜里老是起来上厕所,可每次又尿不干净,就像那漏水的水龙头,滴滴答答的。之前啊,他吃过非那雄胺片、前列舒通胶囊这些药,就像把水往沙漠里倒,没什么效果。
一个月前,可能是累着了,就像骆驼背上又加了根稻草,症状变得更严重了。去做泌尿系彩超,好家伙,前列腺体积都 10.8cm×6.0cm×4.1cm 了,像个小皮球似的。医生建议做手术,可老先生觉得自己这把年纪了,就像老旧的机器经不起折腾,不愿意,就来找中医调理。

刚来的时候,老先生的脸色就像阴天的天空,没什么光彩,精神也像霜打的茄子,蔫蔫的。排尿那叫一个困难,晚上更是严重,尿线细得像蜘蛛丝,还得等老半天才能尿出来,睡眠质量就像那破了洞的船,差得很。再看舌头,舌质紫暗,舌下的脉络弯弯曲曲像迷宫一样,舌苔黄腻,脉象又细又涩。这就是肾虚血瘀,膀胱湿热的证型啊。
我就以益肾活血、利尿通淋为治法。这老先生病程就像长长的山路,虽然是湿热下注膀胱引起的病,但光用清热利湿的药就像只用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锁,肯定不行。为啥呢?因为肾虚才是发病的关键,就像树根对于大树一样,而且这个因素贯穿了整个生病的过程。所以在临床上用补肾的方法就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而且啊,病的时间长了,气虚血瘀,瘀血和湿热搅和在一起,病邪就像顽固的污渍很难除掉了。所以临床治疗的时候得辨证地用活血化瘀的药,这样才能既治病又不伤正气。
我开的方子呢,有桂枝、猪苓、白术、茯苓、泽泻、丹皮、赤芍、桃仁、牛膝、枳壳、元胡、车前子。

到二诊的时候,老先生尿痛的毛病像一阵风似的没了,我就把元胡去掉了;膀胱湿热的症状减轻了,车前子是利尿通淋的药,它有点寒,就像冬天的冰块,我就减少用量,免得伤胃;舌质紫暗和舌下脉络迂曲的情况都好转了,为了防止祛邪太过伤了正气,牛膝的量也减了。
三诊的时候,老先生所有的症状都像烟雾一样消失了。考虑到老年人用清热利湿化瘀这些祛邪的药容易耗气伤阴,再看看舌头和脉象,我就加了太子参来益气养阴扶正。让他长期吃蜜丸,后来病情也没再反复。
以前的人跟着师傅学医,白天看病,晚上读书,就像白天劳作晚上充电。现在呢,在学堂里学四年,临床才一年,等到临床的时候,书本知识就像那飞走的鸟儿,忘得差不多了。
可如果不临床光读书,那读书就像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净空想了。我们把书本知识和临床经验相结合的时候,可别忘了,疾病的成因就像人的面孔,千差万别,得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强调一人一方,要用对药,而不是贵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