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第七次成功发射说明了什么?
星舰第七次成功发射说明了什么?居然还有人能这样发问,这说明了只要脸皮足够厚,话术足够高,是完全可以把丧事变成喜事,把失败定义为成功的。
在某些人的口中,哪怕是星舰已经把第二级炸成了流星雨,只要是第一级成功起飞了,然后进行了眩目的"筷子回收",就可以定义为"部分成功"。至于这次发射比以前压根没有任何技术进步,实在没法用"逐步推进"话术来演示的基本事实,就定义一个"至少50%成功",约等于就是成功了。

当然了,关于星舰真正的有效载荷都在第二级,仅回收第一级毛用不顶的基本事实,马教主粉丝们是完全视而不见的。其实回收一个不锈钢空桶有什么用?真正有价值的是上面的人员和货。
作为一个运输工具,首先要保证的是被运输的人员物资安全,每次出车都能把车子的大架和发动机开回来,结果把宝贵的人员和仪器设备炸成流星雨,这不是本末倒置吗?至于酷炫的筷子回收设备又有什么用?比起正常的支腿垂直回收又有什么优势吗?

发射器的简体就是个薄薄的易拉罐,节省了一点支腿的重量,但却必然要加固筷子位置的简体,反而会增加重量。与此同时,回收塔也要专门建设结构复杂的筷子机构,既要有夹持力度又不能夹变形,这除了炫技又有何意义?

放着成熟的猎鹰九号的支腿垂直回收不去抄,费事巴力去从头搞起危险系数大的筷子回收,这脑回路着实是清奇。而这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最终结果就是星舰的运载效率极低,它用5000吨的起飞重量换来的却只是40-50吨的实际载荷,载重比不到1%。

而以民兵-3型洲际弹道导弹为例,人家可以用37.5吨的起飞重量,就可以搭载1.08吨的有效载荷,并且可以实现1.3万千米的最大射程,载重比为2.88%。这个老家伙的整体投射效率已经甩了星舰十八条街了,更不用说用新型材料制造的现代火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