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个人观点,仅供娱乐,请勿迷信其中!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明天就是农历三月二十了。按照建除十二星的传统说法,这天可藏着些老祖宗传下来的讲究。
给中老年朋友提个醒——生活讲究顺其自然,有些传统智慧听听也挺有意思。
这日子在民间被称作"三重日",既是"月忌日"又是"闭日",还碰上了节气交替的微妙节点。古人说"三月二十三不沾,闭门谢客保平安",说的就是这种特殊日子要格外注意。
建除十二星把日子分成十二种运势,闭日排在最末位,就像时钟转完一圈要重新上发条。闭日本是积蓄能量的时候,好比手机快没电了得充电,偏偏又碰上节气交替——今年三月二十正处在谷雨前三天,正是天地能量"换挡"的当口。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这时候阳气升到顶点,阴气开始萌动。就像烧开水到100度要转小火,人体也跟着自然节奏调整。中老年人身体敏感,这种时候更要注意养生节奏。

1不避:日常活动不必躲
老话说得好,“闭日不出门,躲灾又避祸”,可咱们现代人哪能真照着老黄历过日子呀?就拿买菜、遛弯、接孙子这些日常小事来说,要是为了躲个所谓的“闭日”就窝在家里,那不得憋出病来?现在不少年轻人就调侃:“这闭日要是真管用,那大家都别上班了,直接在家躺平算了!”
其实啊,这闭日的“闭”,更像是一种提醒,让咱们把注意力从忙碌的生活中收回来,给心灵放个小假。
就像给生活按了个暂停键,咱们可以在家整理整理旧物,把那些压箱底的东西翻出来,说不定还能发现不少宝贝呢。或者规划规划开支,想想怎么把钱花在刀刃上,这可比硬憋着不出门实在多了。
说到晨练,那可不能中断,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不过,谷雨前雾气重,咱们得调整调整时间,等太阳出来再出门。这样既能采采阳气,又能避开湿气,一举两得。
太极拳、八段锦这些慢运动就挺合适的,练得微微出汗就收功,既锻炼了身体,又不会太累。就像《黄帝内经》里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咱们也得顺应自然,才能身体健康嘛!

2不争:和气生财是正道
老话说“和气生财”,这可不是空话。就好比闭日碰上节气交替,就像在高速路上换车道,这时候要是突然变道抢行,那指定得出事儿。
生活里也是一样,遇事让三分,不是怂,是智慧。
你看啊,去菜市场跟菜贩讨价还价,别太较真,为那几毛钱争得面红耳赤,多不值当。广场舞大妈们为了占地盘闹别扭,更是没必要,伤了和气不说,还影响心情。
现在网上信息多,刷手机看到不同观点,也别急着上火,一笑而过就完了。
民间有句俗语“气大伤身”,这可不是吓唬人。有个养生门道叫“春养肝”,情绪平和最养肝。那咋能做到不生气呢?
有个妙招,把“凭什么”换成“挺好的”。比如说,孙子不小心打翻茶杯,别急着发火,说“挺好的,正想擦桌子呢”;老伴忘关煤气,也别埋怨,说“挺好的,提醒咱该换智能灶具了”。
咱还可以多看看古籍里的智慧,《菜根谭》里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意思就是做人处事,让人一步是明智的举动。
生活中咱就多让让,少计较,和和气气的,这日子才能越过越顺溜,财运福气自然也就跟着来啦!

3要扔:辞旧迎新正当时
老话说得好,“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闭日啊,最适合做“断舍离”了,不过可不是让你胡乱扔东西。按老传统,扔旧物得讲究个门道,得看三样:
第一样,三年没穿的旧衣服。这些衣服啊,就像老朋友,但一直压箱底也没用。用红布包好再扔,既是对旧物的尊重,也是图个吉利,寓意着“红红火火,迎接新气象”。
第二样,破损的碗碟。老人们常说,“碗碟虽小,却关乎家运”。这些破损的碗碟,得用报纸裹严实了,别让它们带着“伤痕”离开,也是希望新的一年里,家里能平平安安,顺顺当当。
第三样,过期药品。这可得单独装袋,标记清楚,可别小看了这事儿,就像《本草纲目》里说的,“药能救人,亦能伤人”,过期药品处理不当,那可是会污染环境的。
扔的时候,心里默念一句“旧去新来”,这既是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就像那句网络流行语说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扔掉旧物,就是为了迎接更好的新生活。
整理完家里,清爽了,心情自然也就敞亮了,这可比啥风水布局都管用呢!

谷雨前后温差大,别急着收厚被子。老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但今年闰二月,天气说变就变。建议"洋葱式穿衣",马甲、薄外套随身带,护住后脖颈和腰腹最关键。
说到底,这些老讲究就像长辈的唠叨,听着絮叨实则暖心。日子好坏关键在心态,把"凶日"当"修心日",该干嘛干嘛,注意着点养生细节,保准天天都是好日子。
有福之人请留下一句:"时来运转",接住这谷底翻身,财神光顾,事业顺利,子女健康,学业有成,父母安康,运势飙升,人生大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