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莺
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的成立,给很多中国外向型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专利风险,因为一旦处置不当,将有可能失去在UPC十八个成员国销售产品的机会。
不过,从目前来看,中国企业在UPC应对的专利纠纷中,已经有多个成功案例避免被法院发布临时禁令了,例如电子价签领域的中国汉朔科技在对阵法国SES公司的专利纠纷中,就成功的避免了禁令的发生,企业专利观察(PRIP)对此案有过详细的报道《案情 | 中国首家“逃脱”欧洲UPC禁令的企业,是如何做到的》。
上周,在另外一起涉及被告为中国企业的临时禁令裁决中,同样这家中国企业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法院认为原告比利时公司提出的临时禁令请求缺乏紧迫性,因此驳回了临时禁令的请求。
而本案法官对UPC审理临时禁令中对“紧迫性”因素的详细要求,值得很多中国企业掌握和熟悉。
2025年3月21日,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布鲁塞尔地方分庭做出一份临时措施申请裁决。
2024年10月2日布鲁塞尔分部受理了比利时巴可公司(Barco N.V.)对中国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亿联网络技术欧洲公司(Yealink)提出的按照规则206的临时措施申请(Prov. meas. R206)。根据R206(c)款的规定,该条旨在“为防止侵权威胁、禁止继续发生被指控的侵权行为或以提交保证为条件,必须采取临时措施的理由”。
两家公司此次争议的专利是EP3732827来看,一件名为“使功能设备可供会议参与者使用的方法和系统”的专利,根据附图5所示,是巴可公司推出的一键式会议协作系统“可立享”(ClickShare)。

涉案专利
所谓“可立享”(ClickShare),在巴可的官网上有一段视频,清晰的解释了这个会议神器。
来源:巴可官网
作为同行业的竞争者,亿联网络在其官网的介绍中,也有一个类似一键投屏供能的,被标记为WPP20技术。

来源:亿联科技官网
此次原告巴可公司的主张就是厦门亿联的会议设备(如MeetingBar A20、RoomCast、WPP30)侵犯其专利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4年6月,巴可公司在获得这件“可立享”的欧洲统一专利之后,就曾在其官网上明确提到,将会使用该统一专利在UPC进行执法,并特别提到了要针对亿联网络展开像美国一样的执法行动。

来源:巴可官网声明
而本案之所以巴可的临时措施申请被驳回的关键点之一正是在这件专利于2024年6月12日获得欧洲专利。
然而巴可公司在2024年8月23日单一效力登记之后,才开始采取取证并维权的动作:例如在2024年8月29日购买厦门亿联的设备,到9月17日完成侵权分析报道,再到10月2日申请临时措施。
主审法官则认为,巴可公司在2024年6月12日(或之前)就已经知晓了涉嫌侵权的厦门亿联的设备,并且巴可也在其利益权衡中论证了“侵权产品已在市场上销售很长时间”,这表明在6月12日之前,这些产品显然已在市场上销售。基于这一认知,法官认为巴克公司本可以在该日在比利时购买厦门亿联设备,随后进行侵权分析。
然而巴可公司辩称,其未向法院提供其知晓涉嫌侵权行为的具体日期,因为这没有必要,因为在2024年8月23日单一效力登记之前,它无法启动诉讼程序。因此,巴可公司认为,考虑到收集和分析证据时间,2024年10月2日启动诉讼程序已经表明其行事勤勉,却是有意迅速执行其权利。
但是,法官则认为,如果巴可公司在2024年6月12日就购买设备,合理情况下本可以在2024年7月15日就可以启动诉讼程序,并且这是启动诉讼的合理主观最早日期。
因此,法官认为这足以认定缺乏紧迫性。并援引统一专利法院的判例法(UPC_CFI_463/2023,ACT-590953/2023),认为在紧迫性评估中,这种延迟已被视为不可接受。如果巴可立即提起诉讼,那么UPC的一年诉讼程序本可以在2025年夏季前做出裁决。
此外,本案还对管辖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澄清,需要了解本案详情的可点击文尾的“阅读原文”获取。
本案原告巴可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34年的比利时科技公司,专注于娱乐、企业和医疗保健三个市场,开发销售演示工具、显示器、监视器、投影仪等产品,并在2021年推出了一款名为“ClickShare”的获奖会议室系统。
被告厦门亿联公司成立于2001年,专注于视频会议、语音通信等。2022年推出Yealink WPP30。
双方在美国德州东区地方法院在2023年也发生了专利诉讼。其中厦门亿联指出在美国诉讼程序中的专利,与在欧洲发生诉讼的欧洲专利并非是同一专利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