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季后赛半决赛G2的赛场上,广厦主场的欢呼与辽宁队员的沉默形成刺眼对比。继首战19分落败后,辽宁队再次以84-110、26分的巨大分差输掉比赛,大比分0-2陷入绝境。这场溃败背后,是整个团队陷入泥沼的真实写照,绝非某一人之过。
比赛伊始,辽宁队率先拿下4分,却未能保持优势,广厦迅速反超。双方在进攻端陷入僵局,首节末段,纳纳利连得8分助广厦建立领先优势;次节奥利弗虽连拿5分缩小分差,但辽宁队很快再次陷入被动,半场已落后16分。下半场,相似的剧情再次上演,广厦进攻高潮迭起,分差一度扩大至30分,比赛早早失去悬念。
球员层面,辽宁队核心集体哑火。赵继伟出战29分钟,6投仅2中,得到8分的同时出现6次失误,串联球队的重任难以完成;张镇麟26分钟6投1中,仅得3分,完全被对手限制。外援弗格难以凭个人能力撕开防线,而鄢手骐、付豪等角色球员也未能把握机会,鄢手骐4投0中,付豪在篮下多次错失良机,进攻端的低迷让辽宁队举步维艰。
教练杨鸣同样陷入困境。面对广厦针对性的防守策略,辽宁队进攻战术频频失效,多次暂停调整也未能改变场上局势。尽管教练组背负着巨大压力,但球队阵容的短板也限制了战术的施展空间。
从球队整体来看,阵容老化问题愈发凸显。韩德君、李晓旭等老将体能下滑,难以支撑高强度的攻防转换,球队进攻节奏明显放缓。而板凳深度不足的弊端也彻底暴露,当主力球员状态不佳或遭遇防守针对时,替补球员无法及时站出,球队应变能力严重不足。
反观广厦队,作为常规赛冠军,他们战术执行坚决,球员之间配合默契,充分抓住了辽宁队的弱点。孙铭徽带伤出战依然发挥出色,广厦全队的高效表现成为击败辽宁的关键。
辽宁队的这场惨败,是球员状态、教练战术、阵容结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竞技体育的赛场上,没有天生的“背锅侠”,每一次失败都是成长的契机。如何在绝境中调整状态、解决问题,才是辽宁队当下最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