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摊牌了,我就是传说中的“仰卧起坐型家长”,卷不动,躺不平!

闲来无聊喽 2024-08-01 09:00:51

最近出现了一新名词:“仰卧起坐型家长",说的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乍一听挺逗的,但是深思起来又让人很奈无。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时而奋力拼搏,试图为孩子提供最好的资源和机会,卷入激烈的竞争;时而又心生疲惫,想要让孩子自由发展,选择躺平。在“卷”与“躺”之间反复纠结,时常有一种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的无力感。

我也是"仰卧起坐型家长"之一

我家有两个娃,老大姐姐即将高一,老二弟弟开学初二,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也时常感到“卷不动,躺不平”,诸多的无奈。我在孩子刚进入小学的时候,觉得应该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于是每年寒暑假,以及平常的节假日,只要我能挤出时间,我常常带着孩子参加各种户外活动,游山玩水。

但是,孩子升入高年级后,听到周围的家长都在谈论小升初和重点中学时,我突然意识到,再这么玩下去了,孩子学习可能会掉队。成绩不拔尖,即便运气好,小升初“摇号”时进了重点中学,“入学摸底考”后就露馅了,照样只能进垫底的班型了。

于是,我向孩子同学家长打听各种课外培训班,带着孩子去各机构试听。经过两个周末的努力,听了几个老师的讲课,选定了其中口碑很好的所谓提高班,每个周末英语2小时,数学2小时,数学是类似奥数的班。至此,开启了课外培训之旅。这两个班在不同的机构,接送不方便,总得来回跑,一到周末,就有一种不在课外班就在送课外班的路上的感觉。

刚开始,孩子感觉还不错,学习成绩也的确有提升。但是,随着学校放学时间的延时,作业量的增加,加之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完成课外班的各种打卡作业,孩子多次表示不想上课外班,逐渐出现厌学情绪。之前很开朗的的孩子,变得忧心忡忡。我开始心疼不已,不断反思自己,是不是给孩子加的“量”太大了。于是,又决定不再“逼”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但看到其他孩子的进步,我又开始纠结是否要重新回到“鸡娃”模式。

"仰卧起坐型家长"出现的原因分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做父母的,没有不希望儿女有所作为,都希望子女出人头地。那为什么又会出现"仰卧起坐型家长"呢?“ 仰卧起坐型家长”的矛盾心态,源自于社会竞争的压力,对未来就业形势的不确定性,对孩子未来的担忧。时飞速发展代,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就业形势的严峻,无一不让家长们感到焦虑。

其实,“仰卧起坐型家长”现象的产生,并非偶然。

首先,社会竞争的压力的日益增大。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使得家长们担心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他人。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让家长们早早地为孩子的未来谋划,期望通过各种培优补差,为孩子铺设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这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驱使着家长们不断“卷”起来。

其次,教育观念的多元化也让家长们陷入了选择的困境。一方面,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成绩和排名在家长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另一方面,素质教育、个性化发展的理念也在不断冲击着家长的思维。家长们在两种观念之间举棋不定,时而追求孩子的好成绩,时而又希望孩子能拥有快乐的童年和全面的发展,从而导致了家长“仰卧起坐”式教育模式油然而生。

再者,家长自身的成长经历和社会环境也对其教育方式产生了影响。许多家长都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可能经历过严格的教育模式,深知其中的艰辛;然而在当下的社会中,又看到了一些自由发展、创新型人才的成功案例。这种对比使得他们在教育孩子时,难以形成坚定的信念和始终如一的教育方式。

"仰卧起坐型家长"的影响

“仰卧起坐型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一方面,对孩子的成长可能带来诸多潜在的影响。频繁的变化容易让孩子感到困惑和不安,缺乏稳定的教育环境和明确的目标引领。当家长处于“卷”的状态时,孩子可能承受过大的压力,导致心理负担过重,重者影响身心健康;而当家长选择“躺”时,孩子又可能会感到迷茫,没有具体而明确的目标,缺乏前进的动力。

另一方面,对于家长自身而言,这种“仰卧起坐”的状态也会带来极大的精神消耗。长期的纠结和矛盾会导致家长的焦虑情绪不断累积,不仅影响自己身心健康,同时也可能会影响亲子关系、以及家庭关系的和谐。

不做“仰卧起坐型家长”,争做孩子成长的托举者

相信很多家长朋友都有过和我一样的矛盾心理,不卷,看见别人都在卷;卷,又卷不动,常常感到十分无奈。那么,如何摆脱这种既卷不动又躺不平的困境呢?孩子进入中学后,我也常常在反思。

作为家长,我认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孩子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我想,比起仅仅追求成绩和升学来说,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点更重要。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制定适合孩子的教育规划,而不是盲目跟风,过度牺牲业余时间,意图通过额外大量的刷题补课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家长也需要实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孩子的平凡和独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发展方向,家长不应将自己的期望强加于孩子身上,甚至让孩子替自己实现未曾实现的愿望和目标,而是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空和自由,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探索,不断成长。

此外,社会也应为家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引导。学校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课程;相关部门应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增加有关升学的透明度,营造公平、健康的教育环境;减少与教育教学无关任务的摊派,让学校专心治教,老师们专心教学。

总而言之,“仰卧起坐型家长”现象的出现,从某些方面反映出当前的教育模式的确存在问题。只有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找到更加坚定、更加科学的方向,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片源自网络

0 阅读:0

闲来无聊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