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国家,国家,先有国后有家,所以在特殊的年代里,有着这么一群人为了扛起祖国的未来,选择放弃自己的小家。在这些革命战士中,有人甚至因为心中的信仰而失去自己的家人。开国少将——徐文烈,就曾因自己所信奉的革命事业牵累父母,导致父母被反动派痛苦折磨。最后徐文烈的父母不堪折磨而相继离世,自己的弟弟也失踪数十年,不得相聚。
曾化名为徐承武、何坤的徐文烈出生于云南板桥,是一名地道的农村娃。当时一家人的生活都很贫穷,每天除了忙活生计就是生计。可就算在这样的家庭里,徐文烈仍然渴望知识,为此他不断地向父母乞求可以有一个上私塾的机会。终于在徐文烈八岁的时候,父母答应送他进学堂。
可在那个年代,进私塾本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更何况是要持续好几年的学习。徐文烈父母为了能让他读上书,只能向亲戚朋友借了又借,凑齐他每学期的学费。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文烈考上了当时云南省设立的师范大学。
在大学期间,徐文烈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不停接触先进思想,在他在十九岁时,徐文烈经人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一生都在追寻的革命事业。
1930年,一直从事地下工作的徐文烈突然与组织失去了联系。联系不到组织的他并没有因此失了分寸。在等了两年依旧没消息之后,他选择沉寂下来,边读书边等组织的联系。之后在1933年,徐文烈虽然被抓进了监狱,但幸好他从事地下工作时,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反动政府也只能无奈放人。
可就在后来,徐文烈跟着红军走后,反动政府逮捕了他的父亲和胞弟。其母为了将两人赎出,只得将家里的所有土地变卖,凑齐赎金。而徐文烈的父亲因为在狱中饱受折磨,即使被接出来也落下一身疾病,不久就在病痛中死去。
其母大受打击,在徐文烈的父亲离世不久,她也跟着离开了这个人世。胞弟徐文斌处理完父母后事,为了活命也只能远走他乡。直到新中国成立,徐文烈托人四处寻找,这才在曲靖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
原以为新中国成立,一切就好起来了。身为50军政委的徐文烈却在那特殊的十年里,饱受“四人帮”的迫害。1971年的2月,徐文烈被调查组定性为叛徒,将他的少将军军衔收回,并开除其党籍、军籍。同年3月,徐文烈就被送回老家,每个月只能领取60块钱的生活费。
当时徐文烈的身体早已出现问题,被送回老家之后,他更是饱受心理折磨。他在老家不到一年,他的病情已经恶化到吐血程度,只能躺在床上不得动弹。这时的他仍执着于写信,只希望能向毛主席表明自己的冤屈。
1973年,徐文烈的儿女冲破重重障碍,终于将他接回北京,并将他送到309医院进行治疗。就在1976年的12月28日,徐文烈突然心肌梗塞,医护人员对其抢救无效后,他带着遗憾离去。这一年,徐文烈仍未等到他的清白。
“四人帮”被彻底粉碎之后,解放军总政治部复查了徐文烈的冤案,肯定了他的功绩,并撤销了1971年所对他的处罚。解放军总政治部于1979年的4月,在八宝山公墓礼堂公开为徐文烈平反。在徐文烈去世的第二年,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清白。
徐文烈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着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途中的坎坷从没有击败过他,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敬佩。在那段灰暗日子里,他虽然只扛起了时代的一粒尘埃,但因为像他这样的人千千万,所以他们扛起了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我们也不会忘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