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万老兵忠心耿耿,普京支持率超90%,政府却被骂上热搜

昭华文使 2025-04-10 11:23:53

4月4日,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最新的民调数据,再次震动了整个国际政坛。

普京的支持率飙升至82%,好评率也高达83%,这一数据堪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顶点。

但令人费解的是,与此同时,俄罗斯政府的支持率仅为60%,政党支持率更是低至47%。

为何两者之间会出现如此悬殊的差距?普京究竟凭借何种力量,在民众心中筑起如此坚固的支持堡垒?这背后是个人魅力使然,还是俄罗斯复杂国情下的必然结果?

——【·普京魅力何来?多重因素铸就高支持率·】——

俄乌冲突历经三年,局势跌宕起伏,从最初的特别军事行动,逐步演变为意义深远的“卫国战争”,这一转变不仅是名称的更迭,更意味着战争性质在民众心中的升华。

今年的库尔斯克战役可以说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普京甚至亲临前线视察。

这一消息通过媒体迅速传播,在民众间引发强烈反响,总统身先士卒的形象,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让民众看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担当与决心,自然而然地赢得了广泛支持。

要知道,在社会层面,俄罗斯拥有庞大的军人和老兵群体,人数多达500万,政府对这一群体关怀备至,积极提升养老金待遇,全力保障住房需求。

这一系列举措让中老年群体深感温暖,他们对普京的支持率也因此超过了90%。

这些老兵和军人在社会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他们的坚定支持,带动了更多民众对普京的认可。

经济领域同样为普京的支持率加分不少。

面对国际局势变化,俄罗斯果断实施能源和粮食出口“向东看”战略,成功稳住了财政收入。

2024年,俄罗斯GDP增长4.1%,超越全球平均水平,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民众生活提供了保障,民众也因此对带领国家实现这一成绩的普京给予高度评价。

综合这些因素,普京高支持率的背后,是其在战争、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努力的结果。

——【·政府与政党:信任危机缘何而生?·】——

尽管普京支持率居高不下,但政府和政党却陷入了信任困境,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然,这与政府的治理有着很大关系,在经济治理方面,2024年俄罗斯通胀率达到9.52%,日用品价格涨幅高达20%。

民众手中货币的购买力不断下降,生活成本大幅增加,这无疑引发了民众的不满。

同时,由于100万青壮年投身战场,国内劳动力短缺问题凸显,企业产能下降,进一步制约了经济发展,民众也开始对政府经济管理能力产生质疑。

而政府官员内部的问题更是让民众的不满达到了顶峰。

绍伊古时代国防部曝出贪腐大案,2024年5月绍伊古卸任,但事件并未就此平息,同年12名国防部高层因贪腐被拘捕。

政府部门的腐败行为严重损害了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大打折扣。

除此以外,统俄党也面临严峻挑战,在2024年的9个地区选举中,5个地区得票率不足40%。

党内缺乏鲜明的意识形态,除普京外,难以推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政治符号,逐渐走向空心化。

民众对统俄党的信心也随之减弱,支持率不断下滑,政府和政党在经济、腐败、政党建设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导致了现在的信任危机。

而且,在俄罗斯政治生态中,民众对强人政治的依赖十分显著。

2024 年,普京以无党派身份参选,却以 87.28% 的高票成功连任,这充分彰显了他在民众心中无可替代的地位。

米舒斯京长期担任 “技术官僚” 角色,5 年里未受到公开批评,侧面反映出普京在政治决策中的主导作用,这种对强人政治的高度依赖,虽在一定时期内有助于维持稳定,但也隐藏着风险。

从制度角度看,政府与总统之间存在责任切割现象,当经济出现问题时,民众往往将责任归咎于政府,而总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避开直接问责。

同时,政党体系呈现碎片化状态,自由民主党得票率 10%,共产党得票率 7%,各政党难以形成强大合力,不利于国家政策的有效推行和政治稳定。

——【·俄罗斯,在危机中寻找希望·】——

普京的宪法任期将于2036年达到上限,届时权力交接问题将成为俄罗斯政治的焦点,统俄党目前面临领导层断层困境,格雷兹洛夫已71岁高龄,却难觅合适的接班人。

权力交接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国内政治局势动荡,影响国家稳定与发展。

与此同时,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反腐与官僚体系改革需雷厉风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经济多元化发展也刻不容缓,目前非能源出口占比仅28%,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俄罗斯必须大力发展其他产业,降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只有成功推进这些改革,俄罗斯才能挖掘未来发展潜力,若改革受阻,各种积累的矛盾可能集中爆发,给国家带来严重危机。

当下,俄罗斯必须抓住时机,果断行动。

从此次民调数据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俄罗斯局势的复杂性,普京凭借在战时的卓越领导、对社会福利的保障以及推动经济稳定发展,赢得了超高支持率,短期内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局面。

然而,政府和政党面临的信任危机、政治生态中的深层矛盾,以及未来战场经济平衡、权力交接和改革等重重挑战,犹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若经济结构性矛盾和制度性缺陷长期得不到解决,系统性危机恐难以避免,苏联解体前,也曾存在表面的“稳定假象”,但社会矛盾持续积累,最终导致国家解体。

俄罗斯应以此为鉴,正视当前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唯有如此,俄罗斯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稳健前行,开创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为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奠定坚实基础。

对此,您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该文章的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参考资料·】——

0 阅读:10

昭华文使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