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他还在师宗县丹凤街道的田间地头“指导乡村振兴”,镜头前一身朴素夹克,言辞恳切;
2月21日,他坐在全省警示教育大会的县级分会场,与2.7万名干部同看反腐专题片《追问》;
2月22日中午,他的名字登上纪委官网——曲靖市师宗县委书记李志伟主动投案。从“父母官”到“阶下囚”,这场人生反转只用了48小时。

李志伟
权力游戏的“倒带键”1. 履历切片:25年仕途的“关键帧”
1998年,19岁的李志伟从乡镇办事员起步,在沾益县大坡乡一蹲就是14年。从副乡长到乡党委书记,他像颗钉子扎进基层,却也悄然扎进“权力套娃”的缝隙——2009年,他升任沾益县委常委,却仍兼任大坡乡党委书记,成了“自己监督自己”的荒诞样本。
2012年,他挂职云南省发改委投资处副处长,手握省级项目审批权,镀了一层“省城金边”。2016年转任共青团曲靖市委书记,青年企业家们排着队递名片,酒局上的“李书记”意气风发,连茅台瓶身上的反光都映得出他眼底的欲望。

李志伟
2. 权钱交易的“快进键”
2019年任师宗县县长后,李志伟的“乡村振兴”成了生意经:
土地魔术:2020年成立县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他亲任主任,全县土地收储、出让、容积率调整全凭一支笔。工商数据显示,其弟控股的建筑公司三年中标超2亿元项目,而师宗县2023年GDP仅182亿。
人事提款机:2022年提拔涉婚外情的副县长苏某飞,后者被举报后,李志伟一句“正在开会”搪塞调查,直到苏某飞落马才慌忙切割。
3. 警示教育的“暂停键”
讽刺的是,这场投案恰逢云南第三次节后警示大会。2.7万名干部集体观看《追问》,片中落马官员痛哭流涕:“我辜负了组织的信任……”而李志伟坐在台下,西装口袋里的纸巾早已被冷汗浸透。
腐败的“显微镜”调研现场的“最后一舞”:2月20日调研时,李志伟特意脱下昂贵手表,换上淘宝价199元的国产夹克。村民老张回忆:“他握着我的手说‘要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那手抖得比我这风湿病还厉害。”
投案当天的“黑色幽默”:2月22日早晨,他让司机绕道县城中心的“廉政文化广场”,盯着“清正为民”的标语发了十分钟呆,才掉头驶向180公里外的省纪委。

李志伟
观点:官场不是剧场,演技救不了人生李志伟的48小时,像极了一部荒诞现实主义电影:
第一幕:田间地头的“影帝级表演”,乡村振兴成了贪腐遮羞布;
第二幕:警示教育大会的“集体催眠”,2.7万人中总有几个如坐针毡;
第三幕:纪委官网的“最终谢幕”,主动投案成了唯一能写的结局。
有网友辣评:“这届贪官心理素质不行啊,看个纪录片就自首?”
可更多人追问:为什么非要等警示教育大会的聚光灯亮起,才想起自己早该退场?
结语:当李志伟在《追问》中看到自己25年前骑着二八大杠走访贫困户的影像资料时,不知是否会想起《一代宗师》里的台词:“人活一世,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面子上的县委书记倒下了,可里子里的权力寻租游戏,真的散场了吗?
(文中部分细节基于公开资料合理推演,涉事人员责任以官方调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