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甚至离不开天才。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希望中国出现更多的人才,更多的天才,但是,如果天才学成不愿归国,更不愿为祖国作出贡献,这样的人才不要也罢。
今天,我来介绍一个天才人物,他叫尹希。尹希1983年12月出生于河北保定,他的父母均为中国地质大学的高材生。自小尹希就展现出斐然的学习天赋,他像一块充满潜力的海绵,快速吸收知识的甘霖。
1、科研环境:尹希认为国内的科研环境不如国外,特别是哈佛大学这样的顶尖学府。他在哈佛大学拥有顶尖的物理学家资源,能够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
2、个人发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美国,尹希得到了哈佛大学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包括获得副教授职称、继续攻读博士后以及最终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这些机会和成就,带给他的收入和前途更加光明。
3、家庭因素:尹希的妻子是美国白人,他们已经在美国组建了家庭并育有子女。这表明他已经在个人生活中深深融入了美国社会。
这三个原因,如果再浓缩一下,他不愿归国的原因可以精简为六个字:科研环境、收入。
环境能留住人才,这几十年,有很多留学国外的高材生,都不愿归国,他们提到的原因当中,都有一个:科研环境。他们共同指出,国外的科研环境比国内好很多。
作为科学家,如果没有好的科研环境,就像一个巧妇没有米一样,想做一顿好吃的饭菜,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和环境。
美国近年来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卡脖子。任正非曾经说:在芯片领域,我们缺的不是设备,而是人才。这些人才不愿回来,适当的也要反思一下,咱们的科研环境是不是还差点意思。
另外一个“收入”问题,国外的科学家收入是很高的,但是国内,科学家的收入还比不上一个戏子,比不上一个网红,比不上那些在镜头前搔首弄姿的美女 ...
这也是“环境”问题,什么时候,兢兢业业的科学家,守家卫国的子弟兵,他们的收入超过了演员,歌手,网红,那才是真正的好环境,那才是正能量。